结肠息肉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胆汁酸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结肠黏膜异常增生,表现为多发息肉,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2、慢性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炎性息肉形成,需控制原发炎症并监测息肉变化。
3、饮食不当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息肉发生风险,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
4、胆汁酸异常
胆汁酸代谢紊乱可能对结肠黏膜产生毒性作用,与腺瘤性息肉形成相关,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评估。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食用,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