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后体重未减轻可能与术后水肿、脂肪密度低、肌肉代偿性增长、生活习惯未调整等因素有关。
抽脂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暂时性水肿,体重秤数字可能不降反升。需穿戴塑身衣加压,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缓解水肿,一般2-4周逐渐消退。
脂肪组织密度仅为0.9g/cm³,同等体积下比肌肉轻。虽然抽除脂肪体积明显,但实际重量变化有限。建议通过体脂率测量替代体重秤评估效果。
术后活动减少可能引发肌肉萎缩,而恢复期运动可能刺激肌肉增长。肌肉密度达1.1g/cm³,可能导致体重持平。可配合肌力训练保持代谢率。
热量摄入超标或缺乏运动会导致剩余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需控制每日热量缺口在300-500大卡,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
术后3个月内应定期复诊监测体成分变化,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保持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