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分泌物又黄又湿可通过清理耳道、抗感染治疗、处理外耳道湿疹、修复鼓膜穿孔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耵聍过多、细菌感染、湿疹刺激、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耵聍腺分泌过多可能导致黄色潮湿耳垢,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专业器械清理可改善,避免自行掏耳损伤皮肤。
细菌性外耳道炎常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表现为流脓伴异味,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
过敏或潮湿环境刺激引发湿疹渗出,需保持耳部干燥,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
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流脓,需抗生素控制感染后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避免污水入耳。
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棉签仅清洁耳廓,出现听力下降或发热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