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肛裂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产后肛裂通常由分娩用力过度、便秘、激素水平变化、感染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会阴部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该方法无药物副作用,适合哺乳期产妇。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改善便秘症状。哺乳期需保证营养均衡。
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乳膏、地奥司明栓剂等药物。这些药物能缓解疼痛、促进裂口愈合,哺乳期使用需医生评估安全性。
慢性肛裂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或肛裂切除术。手术可能与局部瘢痕形成、反复感染有关,表现为持续出血、剧烈疼痛等症状。
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排便后使用柔软纸巾,避免久坐久站。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