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炎不治疗可能自愈,但概率较低,主要与感染类型、免疫状态、鼻腔结构、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
病毒性上颌窦炎多可自愈,细菌性需抗生素干预。病毒性感染通常表现为鼻塞、清水样涕,细菌性感染常见脓涕、面部压痛。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克拉霉素。
免疫力强者更易自愈,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迁延不愈。伴随症状包括反复低热、乏力,可能与糖尿病、HIV感染等基础疾病有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鼻中隔偏曲或息肉患者自愈率低。结构性异常导致引流不畅,易继发细菌感染。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单侧鼻塞,需鼻内镜手术矫正,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水肿。
急性期自愈概率高于慢性期。慢性上颌窦炎常伴嗅觉减退、头闷胀感,可能与过敏或真菌感染相关。需行CT检查明确病因,真菌性感染需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
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视力改变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