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子宫内膜癌(子宫癌、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子宫体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病高于子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生殖
  • 应该挂什么科?妇科、肿瘤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脓血性白带、阴道转移、消瘦、宫颈肥大、绝经后出血、疼痛、带血性分泌物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盆腔MRI、阴道镜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冷启刚

Q: 子宫内膜癌术前为什么要全身评估

A:

子宫内膜癌术前全身评估主要为了排查转移病灶、评估手术耐受性、制定个体化方案、降低围术期风险。

1、排查转移

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肺、肝转移等远处扩散,决定是否需扩大手术范围或联合放化疗。

2、耐受评估

心功能、肺功能等检查可预测麻醉风险,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

3、方案定制

根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及全身状况,选择根治术或保留生育功能等差异化手术方式。

4、风险控制

评估营养状态与凝血功能,预防术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术前营养支持。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术后注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

曹剑

Q: 子宫内膜癌术后如何护理?

A:

子宫内膜癌术后护理方法有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管理、心理支持。术后护理需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术后两周内避免盆浴,可擦浴清洁身体。

2、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普通饮食。适量补充瘦肉、鸡蛋、西蓝花等营养食物。

3、活动管理

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三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4、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鼓励表达内心感受。可通过病友交流、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术后定期复查随访,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冷启刚

Q: 子宫内膜癌术后如何复查?

A:

子宫内膜癌术后复查主要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阴道细胞学检查四种方式。

1、妇科检查

术后1-2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妇科检查,重点观察阴道残端愈合情况,排除局部复发可能。

2、影像学检查

术后定期进行盆腔超声或CT检查,评估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建议术后前2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

3、肿瘤标志物

监测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术后前3年每3个月检测一次,异常升高需警惕复发可能。

4、阴道细胞学

每6个月进行阴道残端细胞学涂片检查,早期发现局部复发迹象,特别适用于保留卵巢的患者。

术后需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前3年为重点监测期,5年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冷启刚

Q: 怎样能确诊子宫内膜癌呢?

A:

确诊子宫内膜癌需要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宫腔镜检查等多种方式综合判断。

1、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细胞是否癌变。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异常血流信号,CT或MRI有助于判断肿瘤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3、肿瘤标志物

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4、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情况,并在直视下进行针对性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

建议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