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脓疱疮(黄水疮)

脓疱疮

脓疱疮概述

脓疱疮(impetigo)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浅表皮肤感染,主要累及儿童。流行于全世界,主要通过人-人直接接触迅速传播。发病高峰在夏秋季,易感因素有高温、潮湿、卫生条件差、特应性体质和皮肤外伤。主要有大疱性和非大疱性两种表现形式。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皮肤科、小儿皮肤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猫眼疮 、脓疱、聚合性痤疮、丘疹性痤疮 、恶病性痤疮 、脓苔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多见于儿童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张文同

Q: 新生儿脓疱疮发病原因

A:

新生儿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护理不当、母婴传播及环境因素。

1. 皮肤屏障薄弱

新生儿表皮角质层发育不成熟,汗腺分泌功能差,皮肤pH值偏高,易被细菌定植。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2. 护理操作不当

过度包裹、衣物摩擦或未及时更换尿布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家长需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每2-3小时检查尿布,便后及时用无菌棉球蘸温水清洁臀部。

3. 母婴垂直传播

产妇产道携带致病菌或哺乳期乳房感染时,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孕期应筛查并治疗产妇感染,哺乳前需清洁乳头,接触婴儿前规范洗手。

4. 环境交叉感染

医院新生儿室或家庭环境中存在病原体污染,可能与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有关。患儿需隔离护理,所有接触物品应高温消毒,病房空气循环达标。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手卫生,出现脓疱增多或发热应立即就医。

许瑞英

Q: 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A:

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脓疱、红斑、糜烂及发热,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红斑期、进展性脓疱期、破溃糜烂期和全身症状期。

1、早期红斑

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多出现在面部、颈部或皮肤皱褶处,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此时病灶尚未形成明显脓液。

2、脓疱形成

红斑区域发展为直径2-3毫米的黄色脓疱,疱壁薄且易破溃,周围伴有炎性红晕,常见于出生后3-7天。

3、糜烂结痂

脓疱破溃后形成浅表糜烂面,渗出淡黄色浆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痂皮,病灶可能呈环状扩散。

4、全身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低热、喂养困难或烦躁不安,极少数可能发展为败血症,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家长发现脓疱应立即就医,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医护人员可能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治疗。

吴光秀

Q: 脓疱疮的治疗方法

A:

脓疱疮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脓液引流等方式治疗。脓疱疮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清洁创面,每日重复进行可减少细菌定植。适用于早期局限型脓疱疮,配合纱布覆盖可防止继发感染。

2、外用抗生素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抑制细菌繁殖。用药前需清除痂皮,可能与皮肤擦伤、虫咬皮炎有关,常伴随红斑、渗液等症状。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适用于泛发性感染。可能与糖尿病、湿疹继发感染有关,常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脓液引流

对大型脓疱需无菌穿刺排脓,配合加压包扎促进愈合。严重者需排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儿童患者需剪短指甲。接触患者后应规范洗手,衣物毛巾需煮沸消毒。

任冬梅

Q: 脓疱疮需要如何解决

A:

脓疱疮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紫外线治疗等方式解决。脓疱疮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清洗患处,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导致感染扩散。

2、外用抗生素药膏: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可抑制细菌繁殖,需遵医嘱每日涂抹。

3、口服抗生素:

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等适用于范围较大的感染,需按疗程服用。

4、紫外线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可杀菌消炎,适用于反复发作或顽固性病例,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治疗期间避免接触性传染,衣物毛巾需煮沸消毒,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