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主肺动脉窗等类型。这类疾病是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从左心系统向右心系统异常分流,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通道,导致左心房血液向右心房分流。可能与胚胎期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有关,部分患者有遗传倾向。轻度缺损可无症状,中重度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小型缺损可能自愈,中大型缺损需介入封堵或手术修补,常用封堵器如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左心室高压血流向右心室分流。根据缺损位置可分为膜周部、肌部等类型。典型表现为喂养困难、多汗、生长发育迟缓,听诊可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可能合并肺动脉高压,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分流程度。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心力衰竭,手术方式有经导管封堵或开胸修补,常用封堵装置如Nit-Occlud室间隔缺损封堵系统。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期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的血管出生后未闭合,导致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分流。早产儿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气促、心率快、脉压差增大,特征性体征为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通过前列腺素抑制剂促进闭合,无效时需行介入封堵术或手术结扎,常用封堵器械如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是指部分肺静脉未正常汇入左心房,而是连接至右心房或体静脉系统。常合并房间隔缺损,导致氧合血与未氧合血混合。症状与分流量相关,包括活动耐力下降、发绀等。诊断依赖心脏CT或心导管检查,需手术将异位肺静脉改道至左心房,重建正常血流路径。
主肺动脉窗是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属于罕见畸形。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但位置更接近半月瓣。新生儿期即可出现严重心力衰竭,需紧急手术关闭缺损。手术方式包括经导管封堵或开胸直接缝合,需注意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开口。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心脏功能。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限制钠盐摄入预防心力衰竭。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观察有无残余分流或心律失常。孕期女性患者应提前进行心脏评估,由多学科团队管理妊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