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26次播放 时长02:16
55758次播放 时长02:33
63864次播放 时长02:51
A: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手术、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慢性缺氧、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减少高脂饮食摄入,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 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电图ST段改变。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可能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重建血运。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 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1、生活方式调整
2、药物治疗
3、血运重建手术
4、定期监测
Q: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危害性
A: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供血不足,但没有胸部压迫感、胸痛等心绞痛的症状。这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称为隐匿性冠心病,是在进行心电图或心脏监测时发现缺血的表现,这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危害也很大,可引起心肌梗塞、心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尽管没有症状,损害还是一样的。要及时进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明确缺血的部位和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Q: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表现
A: 本病通常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I型无症状性缺血,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之中。心肌缺血可能很严重,严重时还会发生心肌梗塞,不过在临床上没有心绞痛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绞痛预警系统的缺陷所致,在临床上相对罕见。其次是II型无症状心肌缺血相对常见,此病通常在心电图监测期间发现。
A: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原理与心肌缺血一样,主要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拮抗剂,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厄贝沙坦;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血管扩张剂单硝酸异山梨酯。患者除药物外,还要进行低脂低盐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