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衰竭(心衰)

心脏衰竭

心脏衰竭概述

心肌受到严重的伤害,令心脏无法正常地泵出足够的血液来供应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及代谢的需求,心脏因此渐渐变得肥大,失去心脏功能,这样叫做心脏衰竭。
  • 发病部位在哪里?心脏
  • 应该挂什么科?心血管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神疲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慌、心律失常、休克、右心衰竭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老年人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田洪波

Q: 心脏衰竭能活多久

A:

心脏衰竭患者生存期一般为数月到十年以上,实际时间受到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控制、治疗依从性、并发症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心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Ⅰ-Ⅱ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较高,Ⅳ期患者预后较差,需通过规范用药延缓病情进展。

2、基础疾病

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者需控制原发病,未规范治疗者可能加速心肌损伤,表现为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

3、治疗依从性

坚持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改善预后,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4、并发症预防

肺部感染或电解质紊乱会诱发急性心衰,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并接种肺炎疫苗。

建议低盐饮食并限制每日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田洪波

Q: 心脏衰竭能治好吗痊愈吗

A:

心脏衰竭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完全痊愈概率较低,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器械植入、生活方式调整、心脏移植。

1、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可延缓病情进展,需配合利尿剂缓解水肿症状。

2、器械植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3、生活方式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进行有氧训练每周3-5次,戒烟限酒可减轻心脏负荷,体重控制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分级。

4、心脏移植

终末期患者经评估符合条件可考虑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记录每日出入量,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需及时心内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田洪波

Q: 心脏衰竭症状

A:

心脏衰竭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和心悸,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代偿期、失代偿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呼吸困难

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平卧时加重;进展期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终末期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的端坐呼吸。

2、乏力

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肌肉供血不足,早期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后期可能出现持续性疲劳甚至意识模糊。

3、水肿

从足踝部开始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随病情进展可蔓延至下肢、腰骶部,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和全身水肿。

4、心悸

早期表现为偶发心律不齐,进展期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终末期可能伴随血压下降和心源性休克。

建议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分级。

田洪波

Q: 老人心脏衰竭的症状

A:

心脏衰竭的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乏力,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代偿期、失代偿期及终末期表现。

1、早期表现:

轻度体力活动即出现气促,伴有易疲劳感,此时心脏尚能通过代偿机制维持基本功能。

2、进展期症状:

平卧时呼吸困难需垫高枕头,下肢凹陷性水肿从踝部向上蔓延,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和腹胀。

3、终末期特征:

静息状态下仍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肺水肿伴粉红色泡沫痰,全身重度水肿可能累及腹腔胸腔。

4、非典型症状:

老年患者可能以认知功能下降、食欲不振或嗜睡为首发表现,容易误诊为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

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钠盐摄入量低于3克,出现新发呼吸困难或水肿加重时应立即心内科就诊。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