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54918阅读
Q: 什么是链球菌性咽炎
A:
链球菌性咽炎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可能伴随头痛、淋巴结肿大。 病原体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春秋季高发。 需结合咽拭子培养或快速抗原检测确诊,临床表现需与病毒性咽炎鉴别,典型体征为咽部充血伴白色渗出物。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类,需完成10天疗程以防风湿热等并发症。 患者应隔离至用药24小时后,避免共用餐具,勤洗手,增强免疫力可降低感染概率。 发病期间建议温凉流质饮食,用淡盐水漱口缓解咽痛,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耳痛、皮疹等并发症征兆。1、病因
2、诊断
3、治疗
4、预防
Q: 链球菌性咽炎多久能好
A:
链球菌性咽炎一般需要7-10天恢复,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患者免疫力、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 轻度感染症状较轻,恢复较快;重度感染伴随高热或化脓,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规范使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是常用药物,未及时治疗可能延长恢复期。 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恢复较慢,充足休息和营养支持有助于加快康复。 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并发症时,需额外治疗时间,可能延长至2-3周。 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症状加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复诊。1、病情程度
2、治疗方式
3、免疫力
4、并发症
Q: 什么是链球菌性咽炎
A:
链球菌性咽炎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可能伴随头痛或淋巴结肿大。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需进行咽拭子培养确诊,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治疗药物。 突发咽痛伴吞咽困难是特征表现,常见扁桃体渗出物、颌下淋巴结压痛,儿童可能出现腹痛或猩红热样皮疹。 快速抗原检测和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需与病毒性咽炎鉴别,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未经治疗可能引发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可有效预防。 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水,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关节痛或血尿等并发症表现。1、病原体
2、典型症状
3、诊断方法
4、并发症
Q: 链球菌性咽炎是什么
A: 链球菌性咽炎一般是指急性咽炎。患者嗓子有异物感,在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恶心干呕,影响正常进食。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咳黄痰、血痰的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四肢酸痛、无力。链球菌性咽炎和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有关,在春季秋季发病率较高。由于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等传染,往往需要隔离治疗。患者要单独使用碗筷,衣物和他人分开洗,家中老人和小孩也要尽量避免和患者过多接触。链球菌性咽炎还可能影响肺部和鼻腔健康,引起鼻炎、肺炎等,需要尽快治疗。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持低油、低盐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吃太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有助于加快身体代谢。出门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