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严重心血管疾病,其危害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及并发症相关,主要风险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1. 早期风险
血管狭窄低于50%时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此时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可延缓进展。
2. 进展期危害
狭窄超过70%易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胸闷压榨感、放射痛,需联合硝酸酯类(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治疗,必要时行冠脉支架植入。
3. 急性事件
斑块破裂引发心肌梗死时需紧急再灌注治疗,12小时内行PCI手术或溶栓治疗(如注射用阿替普酶),延迟处理可能导致心肌不可逆坏死。
4. 终末阶段
长期缺血可导致心脏扩大、室壁瘤形成等结构性改变,晚期需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需安装ICD起搏器。
确诊后需严格戒烟限酒,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并定期复查冠脉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