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多汗症可能引发皮肤感染、社交障碍、电解质紊乱和心理压力等危害。多汗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长期未干预可能加重原发疾病。
1、皮肤感染
汗液长期滞留导致细菌滋生,易诱发真菌性皮炎或湿疹。需保持皮肤干燥,局部使用氯化铝溶液、格隆溴铵凝胶等药物控制汗液分泌。
2、社交障碍
过度出汗影响握手、书写等日常互动,可能引发焦虑回避行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可改善症状。
3、电解质紊乱
大量汗液流失导致钠钾失衡,出现肌无力或心律失常。继发性多汗需治疗基础疾病如甲亢,同时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
4、心理压力
反复擦拭汗液等强迫行为可能发展成躯体变形障碍。严重时可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配合正念减压训练。
建议选择吸湿透气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汗腺分泌,中重度患者可考虑肉毒素注射或交感神经阻断术等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