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髓母细胞瘤放疗前化疗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放疗后化疗则侧重于清除残留癌细胞并预防复发,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时机、药物选择及副作用管理三个方面。
1. 治疗时机
放疗前化疗称为新辅助化疗,通常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放疗开始前进行,目的是使肿瘤体积缩小以提高放疗精准度;放疗后化疗为辅助化疗,在放疗结束后启动,持续数月以消灭潜在转移灶。
2. 药物选择
新辅助化疗常用顺铂、环磷酰胺等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快速减瘤;辅助化疗多采用洛莫司汀、长春新碱等靶向性更强的药物长期维持,部分方案会联合依托泊苷。
3. 副作用管理
放疗前化疗需重点预防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避免影响后续放疗;放疗后化疗更关注放射性皮炎叠加化疗药物毒性,需加强肝肾功监测及营养支持。
4. 疗效评估
新辅助化疗通过影像学评估肿瘤退缩率,辅助化疗则需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和脑脊液,两者均需结合神经系统查体综合判断疗效。
治疗期间需根据患儿体重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家长应记录呕吐、发热等症状并及时反馈医生,同时保证高蛋白饮食和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