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心血瘀阻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病理概念,指心脏或心血管系统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瘀血阻滞现象,常见诱因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浊阻络、久病体虚等。
1、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或长期抑郁导致肝气郁结,影响心脏气血运行。表现为胸闷刺痛、舌质紫暗,可通过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等活血理气方剂调理。
2、寒凝血脉:
外感寒邪或阳虚体质使血脉收缩凝滞。多见心前区冷痛、畏寒肢冷,需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配合艾灸膻中穴改善循环。
3、痰浊阻络:
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湿,阻塞心脉。症状见胸闷如窒、苔腻脉滑,瓜蒌薤白半夏汤可化痰通络,需配合低脂饮食。
4、久病体虚:
慢性病耗伤气血致心脉失养。常见心悸气短、脉细弱,宜用生脉饮益气活血,黄芪、丹参可配伍使用。
日常应避免情绪激动,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饮食少油少盐,出现持续胸痛需及时进行心电图等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