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阻塞性肺炎属于病理性改变,主要由支气管阻塞继发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肿瘤压迫、痰栓堵塞、异物吸入、支气管狭窄等,需通过抗感染治疗结合解除阻塞因素改善病情。
1、肿瘤压迫:
中央型肺癌或转移瘤压迫支气管可能导致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发热、脓痰、呼吸困难,需行支气管镜取病理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抗生素与抗肿瘤方案。
2、痰栓堵塞: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黏稠易形成痰栓,引发肺不张合并感染,可通过祛痰药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解除阻塞。
3、异物吸入:
儿童误吸花生等异物或成人义齿脱落可阻塞支气管,CT可见阻塞远端肺炎征象,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并给予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支气管狭窄:
结核性瘢痕或气管插管后狭窄导致通气障碍,继发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时需行球囊扩张术,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
确诊阻塞性肺炎后应完善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治疗周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与呼吸功能锻炼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