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急性呼衰)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概述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例如气道阻塞、溺水、药物中毒、中枢神经肌肉疾患抑制呼吸,机体往往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肺及肺系
  • 应该挂什么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昏迷、蛋白尿、呼吸困难、临终呼吸、窒息、陈-施呼吸、间断呼吸、双吸气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王海燕

Q: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措施

A:

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管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1、保持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

2、氧疗管理

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严重者需无创通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

3、监测体征

持续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色泽。

4、预防并发症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溃疡发生。

护理期间需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严格遵医嘱配合治疗,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马晓斌

Q: 什么是急性呼吸衰竭

A: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常见诱因包括肺部感染、气道阻塞、胸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1、肺部感染

肺炎、肺水肿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肺泡通气不足或弥散障碍,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联合氧疗,严重时需机械通气。

2、气道阻塞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异物吸入等引起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喘息、三凹征,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减轻炎症。

3、胸廓损伤

气胸、连枷胸等限制性通气障碍导致潮气量下降,表现为呼吸浅快、胸痛,需胸腔闭式引流或手术固定肋骨,同时给予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4、神经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引起呼吸肌无力,表现为呼吸费力、二氧化碳潴留,需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营养支持可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病情稳定后需逐步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马晓斌

Q: 急性呼吸衰竭的危害

A:

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引发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酸碱平衡紊乱、心跳骤停等严重危害,需立即就医干预。

1、低氧血症

急性呼吸衰竭导致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可能引发脑缺氧、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通过氧疗或机械通气纠正。

2、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缺氧可能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表现为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需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3、酸碱失衡

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伴随电解质紊乱,需调整通气策略及药物干预。

4、心跳骤停

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需心肺复苏及高级生命支持。

出现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并监测生命体征。

马德东

Q: 急性呼吸衰竭是什么引起的

A:

急性呼吸衰竭可能由肺部感染、气道阻塞、胸部外伤、慢性肺病急性加重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氧疗、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措施。

1、肺部感染

肺炎或支气管炎导致肺泡通气障碍,表现为发热、咳脓痰,可使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2、气道阻塞

异物吸入或喉头水肿引发通气受阻,伴随喘鸣音、呼吸困难,需解除梗阻并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3、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或气胸使肺组织受压,出现胸痛、呼吸浅快,需胸腔闭式引流联合镇痛治疗。

4、慢性肺病加重

慢阻肺或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痉挛加重,表现为喘息加重,需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