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40次播放 时长02:49
66559次播放 时长02:39
60884次播放 时长02:52
55528次播放 时长03:00
61516次播放 时长02:47
59457次播放 时长03:03
62918次播放 时长03:02
62317次播放 时长03:02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13723阅读
朱陵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神经内科
26486阅读
朱陵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神经内科
27593阅读
Q: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A: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可改善认知功能,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可用于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通过回忆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改善情绪和行为症状,家属应给予充分陪伴和情感支持。 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游戏、计算练习,配合语言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维持现有功能。 建议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生活干预
2、药物治疗
3、心理治疗
4、康复训练
Q: 血管性痴呆为什么
A:
血管性痴呆主要由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引起,常见原因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脑小血管病等。血管性痴呆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脑循环、认知训练、预防复发等方式干预。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导致脑白质病变。需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高血糖加速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配合低GI饮食。 脑梗死或出血直接破坏神经细胞,急性期需溶栓或手术,恢复期使用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防复发,伴随偏瘫需康复训练。 慢性脑缺血导致腔隙性梗死,表现为步态异常和尿失禁,可用丁苯酞改善微循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保护剂。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头颅MRI监测病情进展,家属需协助患者进行记忆卡片训练。1、高血压
2、糖尿病
3、脑卒中
4、脑小血管病
Q: 脑退化和老年痴呆的区别
A:
脑退化与老年痴呆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范畴和临床表现,脑退化是生理性衰老过程,老年痴呆特指病理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 脑退化指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正常脑功能减退,老年痴呆则是由阿尔茨海默病等特定疾病导致的进行性认知损害。 脑退化进展缓慢且稳定,老年痴呆症状呈阶梯式恶化,通常伴随记忆力、语言能力等多项认知领域快速衰退。 脑退化表现为脑体积自然缩小,老年痴呆患者脑内存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等特征性病理改变。 脑退化可通过认知训练延缓,老年痴呆需药物干预,常用多奈哌齐、美金刚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控制症状发展。 建议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保持社交活动和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维护大脑健康。1、定义差异
2、发展速度
3、病理特征
4、干预方式
Q: 脑痴呆有什么症状
A:
脑痴呆的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表现逐渐进展至终末期。 早期表现为近期记忆受损,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情或重复提问,可能由神经退行性病变或脑血管疾病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多奈哌齐、卡巴拉汀或美金刚等药物。 进展期出现定向力障碍、计算能力下降,与大脑皮层萎缩有关,常伴随语言表达困难,需进行认知训练并配合加兰他敏等药物治疗。 患者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幻觉或攻击行为,多见于路易体痴呆等类型,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继发因素,必要时使用喹硫平控制症状。 终末期丧失基本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困难,与额叶功能受损相关,需加强护理支持并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脑力活动,家属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评估,晚期患者需注重营养支持和安全防护。1、记忆力减退:
2、认知功能障碍:
3、行为异常:
4、生活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