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乳腺炎(乳腺炎)

乳腺炎

乳腺炎概述

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乳腺炎发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乳房
  • 应该挂什么科?普通外科、针灸按摩科、中医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皲裂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乳房B超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包文中

Q: 乳腺炎怎样治疗好呢

A:

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排空乳汁、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早期乳汁淤积时可用40℃热毛巾外敷患处,配合轻柔环形按摩帮助疏通乳管,每日重复进行3-4次,注意避开红肿发热区域。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3、排空乳汁:

哺乳期患者需定时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滞留加重炎症,哺乳前后需清洁乳头。

4、手术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穿刺抽脓术,可能与治疗延误、细菌毒力强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局部波动感、持续高热等症状。

治疗期间应穿戴宽松内衣,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

董国荣

Q: 乳腺炎怎么治疗

A:

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排空乳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乳汁淤积引起的乳腺炎可通过热敷和轻柔按摩缓解。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按摩应避开红肿区域,每日重复进行可促进乳汁排出。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导致的乳腺炎需使用抗生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红霉素等药物。

3、排空乳汁

哺乳期乳腺炎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可通过哺乳或吸奶器排空乳房。排空不完全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建议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

4、手术治疗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可能与治疗延误、细菌毒力强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波动感肿块。手术方式包括穿刺抽脓和切开引流两种。

乳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避免压迫乳房,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包文中

Q: 乳腺炎怎么止疼

A:

乳腺炎疼痛可通过冷敷、药物治疗、排空乳汁、调整哺乳姿势等方式缓解。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冷敷

哺乳后使用冷藏毛巾冷敷乳房,每次15分钟,有助于减轻局部红肿热痛。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2、药物治疗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炎症性疼痛,头孢氨苄胶囊针对细菌感染,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哺乳期安全镇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排空乳汁

规律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患侧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炎症。从肿块近端向乳头方向轻柔按摩促进排出。

4、调整姿势

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姿势,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头。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避免细菌经破损处入侵。

哺乳期应穿戴无钢圈支撑内衣,避免压迫乳房。若出现发热或硬块持续增大,须及时就医排查乳腺脓肿。

张萌萌

Q: 乳腺炎怎么艾灸

A:

乳腺炎可通过艾灸穴位、药物辅助、热敷按摩、调整哺乳方式等方法缓解。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哺乳姿势不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艾灸穴位:

选取膻中穴、乳根穴等部位进行艾灸,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胀痛症状,操作时需保持艾条与皮肤安全距离。

2、药物辅助:

可遵医嘱使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头孢克洛等药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导管堵塞有关,常伴随发热、局部红肿等症状。

3、热敷按摩:

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乳房,配合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的轻柔按摩,帮助疏通乳腺导管,减轻淤积症状。

4、调整哺乳:

保持规律哺乳频率,避免单侧乳房过度充盈,哺乳时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头,减少乳头皲裂概率。

急性期出现高热或化脓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穿戴宽松内衣,哺乳后冷敷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