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次播放 时长02:12
63796次播放 时长02:23
55489次播放 时长02:18
52113次播放 时长02:18
63709次播放 时长02:23
63636次播放 时长02:20
57444次播放 时长02:38
60109次播放 时长02:08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49378阅读
Q: 乳房肿块5cm是恶性的吗
A:
乳房肿块5厘米多数情况为良性病变,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活检明确性质。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肿块边界、活动度、伴随症状及家族史。 良性肿块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肿块多呈毛刺状或分叶状生长。超声和钼靶检查可辅助鉴别。 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恶性倾向。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进一步评估。 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或延误检查时机。1、边界特征
2、伴随症状
Q: 乳房肿块2cm严重吗
A:
乳房肿块2cm多数情况属于良性病变,但仍需警惕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炎或乳腺癌等可能。肿块严重性与病理性质相关,建议通过超声、钼靶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青年女性常见良性肿瘤,肿块质地韧、活动度好,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可通过微创旋切术或随访观察处理。 液体充盈的囊性结构,触诊有弹性感,超声检查可确诊,较大囊肿可行穿刺抽液,复发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哺乳期多见,伴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需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同时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可能伴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需病理确诊后行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联合综合治疗。 发现乳房肿块应尽早就医评估,避免挤压刺激肿块,日常注意乳腺自检并定期进行专业筛查。1、乳腺纤维腺瘤
2、乳腺囊肿
3、乳腺炎
4、乳腺癌
Q: 哺乳期乳房肿块怎么去除
A:
哺乳期乳房肿块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肿块通常由乳汁淤积、乳腺导管堵塞、乳腺炎、乳腺脓肿等原因引起。 哺乳前用温热毛巾敷患处并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乳汁排出。乳汁淤积可能与哺乳间隔过长、婴儿吸吮不足有关,表现为局部硬结伴胀痛。 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体位,确保婴儿正确含接。哺乳不当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受压堵塞,常伴随乳头皲裂症状。 细菌性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乳腺炎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为红肿热痛伴发热。 乳腺脓肿形成时需行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术。脓肿通常由未及时治疗的乳腺炎发展而来,超声检查可见液性暗区。 哺乳期间应保持规律排空乳房,穿戴合适哺乳文胸,发现持续肿块或发热应及时就医评估。1、热敷按摩
2、调整哺乳姿势
3、药物治疗
4、手术引流
Q: 月经推迟乳房肿块怎么回事
A:
月经推迟伴随乳房肿块可能由内分泌紊乱、乳腺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调节、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长期熬夜或压力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异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和乳房胀痛。建议调整作息并减少咖啡因摄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雌激素优势刺激乳腺导管扩张形成肿块,多伴有经前胀痛加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严重时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雄激素过高导致排卵障碍和月经延迟,可能伴随多毛、痤疮。需通过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或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调节激素水平。 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且与月经周期无关,可能伴有乳头溢液或皮肤凹陷。确诊需结合钼靶和穿刺活检,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 建议每月进行乳房自检,避免高脂饮食,40岁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超声筛查。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月经紊乱或肿块固定不消时应尽早就诊。1、内分泌紊乱
2、乳腺增生
3、多囊卵巢综合征
4、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