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87次播放 时长02:28
91473次播放 时长02:51
89456次播放 时长02:01
56767次播放 时长02:16
59179次播放 时长02:50
62094次播放 时长02:29
54651次播放 时长02:21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7031阅读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7405阅读
Q: 细菌性肺炎严重吗
A:
细菌性肺炎多数情况下属于中度严重疾病,其严重程度主要与病原体类型、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治疗及时性、并发症风险等因素有关。 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症状可控,而耐药菌或军团菌可能导致重症肺炎,需住院治疗。 合并慢性心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进展为重症,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脓肿或脓胸等继发感染。 出现感染性胸膜炎或脓毒血症时属危急情况,需重症监护治疗。 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同时保持充足营养摄入与适度活动,老年患者需加强血氧监测。1、病原体类型
2、基础健康
3、治疗时机
4、并发症
Q: 为什么小儿细菌性肺炎反复
A:
小儿细菌性肺炎反复可能由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彻底、交叉感染、耐药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规范用药、增强免疫、环境清洁、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易反复感染。建议家长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补充维生素A和锌,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或匹多莫德颗粒调节免疫。 过早停用抗生素或剂量不足会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清除。家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等全程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持续用药至规定疗程。 幼儿园或家庭内密切接触易造成病原体传播。家长需做好患儿隔离,对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照顾者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 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肺炎链球菌等细菌耐药。需通过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临床常用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等,避免经验性更换药物。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优质蛋白食物,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胸片和血常规评估恢复情况。1、免疫力低下
2、治疗不彻底
3、交叉感染
4、耐药菌感染
Q: 得了细菌性肺炎多久能好
A:
细菌性肺炎一般需要7-14天恢复,实际时间受到感染程度、病原体类型、患者免疫力、治疗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轻度肺炎表现为低热和轻微咳嗽,通常7天内可缓解;中重度感染伴随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恢复期可能延长至2-3周。 肺炎链球菌感染多数10天左右好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克雷伯菌感染需14-21天,可能与细菌毒力、耐药性等因素有关。 健康成人通常1周症状改善;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常超过2周,可能伴随反复发热等症状。 规范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者恢复较快;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需重新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若咳嗽超过3周或再发热应及时复诊。1、感染程度:
2、病原体类型:
3、患者免疫力:
4、治疗依从性:
Q: 细菌性肺炎会传染吗
A:
细菌性肺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传染概率与病原体毒力、宿主免疫力、环境密闭程度等因素有关。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可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需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可能引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此途径传播,强调勤洗手和物品消毒。 B族链球菌等可能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孕晚期筛查和产时抗生素预防可降低风险。 结核分枝杆菌等机会致病菌易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传播,需加强高危人群防护和早期筛查。 建议患者单独使用餐具,保持室内通风,康复前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易感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感染。1、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4、免疫缺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