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针眼(麦粒肿、偷针眼)

针眼

针眼概述

针眼就是麦粒肿是指睑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又称急性睑腺炎。病位在皮腺处者称外麦粒肿,睑板腺受累则称内麦粒肿。祖国医学称“土疳”,俗称“针眼”、“包珍珠”。“针眼”在医学上叫麦粒肿,又叫眼睑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炎症,相当于皮肤的疖肿。 麦粒肿又有内、外两种:1、外麦粒肿,是指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
  • 应该挂什么科?眼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眼睑脓肿、针眼、眼屎多、眼睛痒、疱疹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眼部B超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青少年多发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崔馨

Q: 眼睛长针眼怎么办

A:

眼睛长针眼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手术引流、保持眼部清洁等方式治疗。针眼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堵塞、用眼不卫生、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热敷

早期针眼可通过每日多次热敷缓解炎症,促进分泌物排出。使用40℃左右干净毛巾敷眼,每次10分钟。

2、抗生素眼药

细菌感染引起的针眼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3、手术引流

形成脓肿的顽固性针眼需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术,配合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清除病灶,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保持清洁

避免揉眼并定期清洁睑缘,停用眼部化妆品,更换干净枕巾,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风险。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暂停佩戴隐形眼镜,若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

何学酉

Q: 尿道口旁针眼小洞是否需要治疗

A:

尿道口旁针眼小洞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但需警惕尿道瘘、先天性尿道畸形等病理因素。主要观察是否伴随排尿异常、感染等症状。

1、生理性变异

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尿道旁腺开口或微小皮肤凹陷,无红肿疼痛时属于正常解剖变异,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

2、外伤愈合痕迹

既往轻微擦伤或器械检查可能导致局部瘢痕形成,若无渗液可暂时观察,日常避免摩擦刺激。

3、尿道瘘

可能与外伤、手术或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时分叉、漏尿等症状。需通过尿道造影确诊,必要时行瘘管修补术。

4、先天性畸形

如尿道下裂残留窦道,多伴有尿道开口位置异常。需结合超声检查评估,部分病例需手术重建尿道。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穿紧身裤。若出现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杨柳

Q: 针眼会引发败血症吗

A:

针眼一般不会直接引发败血症,但若继发细菌感染且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或脓毒症。风险因素包括局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控制不佳、反复抓挠等。

1、局部感染

针眼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睑腺炎,表现为红肿热痛。早期可热敷促进排脓,避免挤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针眼感染易扩散。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及时就医静脉注射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3、糖尿病因素

血糖控制不佳会延缓伤口愈合,增加细菌入血风险。需监测血糖,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配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

4、不当处理

自行挑破针眼或未消毒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时,需急诊排查血培养,静脉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治疗。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出现持续红肿或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

龚新宇

Q: 献血后针眼怎么处理

A:

献血后针眼可通过按压止血、保持清洁、避免碰水、观察异常等方式处理。

1、按压止血

拔针后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5-10分钟,避免揉搓,防止皮下淤血形成。

2、保持清洁

24小时内不要撕除止血贴,接触针眼前需洗手,防止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

3、避免碰水

穿刺后6小时避免针眼接触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降低感染风险。

4、观察异常

若出现持续渗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或血管损伤,应及时就医处理。

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帮助恢复。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