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乳腺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小叶增生)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概述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经后乳...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乳房
  • 应该挂什么科?普通外科、妇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月经失调、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情绪障碍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乳房B超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好发于中年女性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李青

Q: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

A:

乳腺增生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调节、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乳腺增生是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与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1、生活调节

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激素平衡,减少高脂肪饮食摄入,选择合适内衣避免压迫乳房。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西药常用他莫昔芬等雌激素调节剂,需定期评估疗效。

3、中医调理

针灸或艾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能缓解胀痛症状,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4、定期复查

每半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监测变化,40岁以上建议结合钼靶检查,发现异常结节及时活检。

日常可适量食用海带、蒲公英等散结食物,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坚持乳房自检与专科随访相结合。

李青

Q: 中医能治乳腺增生吗

A:

中医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主要通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调理冲任、化痰散结等方式改善症状。乳腺增生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与情志不畅、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1、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是乳腺增生常见病因,表现为乳房胀痛随情绪波动。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含柴胡、白芍、香附等。情志调节配合耳穴压豆效果更佳。

2、活血化瘀

气血瘀滞型可见乳房刺痛有肿块,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含当归、桃仁、红花等成分。外敷芒硝可辅助消肿散结。

3、调理冲任

冲任失调多见于经前症状加重者,伴随月经不调。常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含仙茅、淫羊藿、当归等。艾灸关元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4、化痰散结

痰凝型乳腺增生质地较硬,病程较长。海藻玉壶汤含海藻、昆布等软坚药物,配合微波理疗可促进肿块吸收。

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疗效。重度增生或疑似恶变需及时结合西医诊疗。

荣春红

Q: 乳腺增生是什么引起的

A:

乳腺增生可能由内分泌紊乱、精神压力、饮食结构失衡、乳腺组织对激素异常敏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内分泌紊乱

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调是主要诱因,表现为月经周期乳房胀痛。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减少豆制品摄入,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节。

2、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抑郁会导致催乳素升高,加重乳腺导管扩张。可通过冥想、有氧运动缓解压力,必要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药物。

3、饮食结构失衡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会促进雌激素合成,常见于肥胖人群。需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卷心菜等富含吲哚类物质的膳食。

4、激素异常敏感

可能与乳腺细胞雌激素受体过度表达有关,常伴随乳头溢液。需检测激素六项,严重者可短期服用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抗雌激素药物。

日常建议穿戴无钢圈内衣避免压迫,每月月经后一周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乳腺超声筛查。

李青

Q: 乳腺增生症状有哪些

A:

乳腺增生症状主要包括乳房胀痛、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周期相关症状等,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乳房胀痛

早期多表现为周期性胀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可通过热敷或穿戴宽松内衣缓解。

2、结节或肿块

进展期可触及单发或多发颗粒状、条索状结节,质地韧且边界不清,需通过超声检查鉴别良恶性。

3、乳头溢液

少数患者出现淡黄色或无色浆液性溢液,若为血性溢液需警惕病理性改变,建议进行乳管镜检查。

4、月经相关症状

终末期可能伴随月经紊乱或经前综合征加重,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需进行激素六项检测评估。

日常建议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选择无钢圈文胸,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乳腺外科。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