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03次播放 时长03:04
67551次播放 时长02:58
75325次播放 时长02:50
93772次播放 时长02:41
81179次播放 时长02:41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57035阅读
Q: 水泡型脚气病的医治
A:
水泡型脚气病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外用、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等方式治疗。水泡型脚气病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水泡型脚气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底或趾间瘙痒性水泡。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 足部多汗或长期潮湿易滋生真菌,建议每日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部位,必要时使用吸汗粉剂保持干燥。 穿着纯棉吸汗袜和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合成材质导致足部闷热潮湿,每日更换清洁袜子并阳光暴晒消毒。 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足行走,防止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治疗期间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严重扩散时需及时就医。1、抗真菌药物外用
2、保持足部干燥
3、穿透气鞋袜
4、避免共用物品
Q: 水泡型脚气怎么根治偏方
A:
水疱型足癣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等方式根治。水疱型足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潮湿多汗、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皮肤癣菌感染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清洁并擦干患处。 足部潮湿多汗时应每日用温水清洗,擦干后撒爽身粉,避免穿橡胶或塑料材质的不透气鞋子。 选择棉质吸汗袜和网面透气鞋,每日更换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可减少真菌滋生环境。 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修甲工具等物品,公共浴池行走时需穿防水拖鞋以防交叉感染。 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水疱,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1、抗真菌药物
2、保持足部干燥
3、穿透气鞋袜
4、避免共用物品
Q: 水泡型脚气怎么来的
A:
水泡型脚气可能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保持干燥、增强免疫、修复皮肤屏障等方式治疗。 皮肤癣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足底或趾间瘙痒性水泡,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等抗真菌药物。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导致局部闷热潮湿,适合真菌繁殖。建议每日更换棉质袜子,使用吸湿粉保持干燥后涂抹克霉唑软膏预防复发。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继发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环吡酮胺乳膏进行综合治疗。 足部外伤或过度角质化破坏保护层,增加感染风险。避免搔抓水泡,破损处可先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再涂抹萘替芬酮康唑乳膏。 患者应选择透气鞋袜并定期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1、真菌感染
2、足部潮湿
3、免疫力低下
4、皮肤损伤
Q: 水泡型脚气好治吗
A:
水泡型脚气属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交叉感染。 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使用时需覆盖水泡周围正常皮肤2厘米范围。 真菌在潮湿环境易繁殖,建议洗脚后及时擦干趾缝,可使用医用滑石粉保持局部干爽,避免长时间穿密闭胶鞋。 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消毒,鞋子交替穿着确保充分晾晒,必要时使用紫外线烘鞋器杀灭残留真菌。 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公共浴室穿防水拖鞋,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需同步治疗,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治疗期间避免抓挠水泡,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症状消退后应持续用药一段时间防止复发,严重顽固病例需口服抗真菌药物。1、外用药物:
2、保持干燥:
3、透气鞋袜:
4、预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