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05次播放 时长01:42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男科
56605阅读
A: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胀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及全身不适,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排尿不适、进展期疼痛加重、终末期伴随心理症状。 下腹部或会阴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久坐或骑车后加重,建议热敷缓解。 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或尿不尽,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可能与前列腺充血压迫尿道有关。 部分患者出现勃起困难、射精疼痛或血精,需避免过度性生活,必要时进行盆底肌训练。 病程较长者可合并焦虑、失眠等心理症状,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需心理疏导联合治疗。 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作息并适度运动,症状持续需泌尿外科就诊评估。1、会阴胀痛
2、排尿异常
3、性功能障碍
4、全身症状
A:
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与炎症反应或盆底功能障碍有关。 细菌性前列腺炎由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与盆底肌肉痉挛或免疫异常相关,无明确病原体证据。 细菌性前列腺炎常伴随发热、尿频尿急等急性感染症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以骨盆区域慢性疼痛为主要特征。 细菌性前列腺炎需通过前列腺液培养确认致病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依靠症状评估和排除性诊断。 细菌性前列腺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采用α受体阻滞剂或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建议患者避免久坐、规律排精,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慢性患者可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1、病因差异
2、症状表现
3、诊断方法
4、治疗原则
Q: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A: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会阴区胀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及全身不适,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排尿不适、进展期盆腔疼痛综合征、终末期生活质量下降。 早期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或尿不尽,可能与盆底肌肉痉挛、尿液反流刺激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症状。 进展期出现会阴部、睾丸或腰骶部持续性钝痛,常因前列腺液淤积或神经敏感化导致,建议采用温水坐浴、生物反馈治疗,必要时使用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等药物。 部分患者伴随射精疼痛、勃起功能障碍,与局部炎症因子刺激盆神经相关,需避免久坐骑车,可尝试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终末期可能出现焦虑失眠、乏力等躯体化表现,与慢性疼痛长期未缓解有关,需配合心理疏导及规律运动改善。 日常应避免辛辣饮食和酒精刺激,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1、排尿异常
2、盆腔疼痛
3、性功能异常
4、全身症状
Q: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怎么治疗
A: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神经内分泌失调、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避免久坐、辛辣饮食和酒精刺激,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可能与长期久坐有关,表现为会阴区胀痛。 温水坐浴或盆底肌电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免疫异常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 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植物制剂如锯叶棕提取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神经内分泌失调可能与自主神经紊乱有关,表现为骨盆区域不适。 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症状加重,通常伴随睡眠障碍。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持续时应及时就医复查。1、生活方式调整
2、物理治疗
3、药物治疗
4、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