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概述

正常成人外周血的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0%~1%,绝对值为(0.02~0.05)×109/L。如分类计数>2%(至少计数200个白细胞)或绝对值>0.15×109/L(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算)或>0.1×109/L(直接计数法计算),称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basophilia)。
  • 发病部位在哪里?血液
  • 应该挂什么科?血液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喘息、溃疡 、心动过速、休克、血压下降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高华

Q: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

A: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需与过敏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肥大细胞增多症等疾病鉴别。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可能引发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多,通常伴有皮肤瘙痒、打喷嚏等症状,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缓解症状。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该病导致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常伴随脾肿大、盗汗等症状,需进行骨髓穿刺确诊,治疗药物包括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功能异常可能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患者多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需通过骨髓活检确诊,可选用阿扎胞苷、地西他滨等去甲基化药物。

4、肥大细胞增多症

这类罕见病会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殖,常见皮肤潮红、腹痛等症状,确诊需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治疗可使用奥马珠单抗、干扰素等药物。

出现嗜碱性粒细胞持续增高应及时完善骨髓检查、基因检测等专项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

高华

Q: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因

A: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由过敏反应、慢性炎症、骨髓增殖性肿瘤、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

1、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或食物过敏原可能导致嗜碱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脱离过敏原后通常可自行恢复,严重时需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慢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疾病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伴随关节肿痛症状,需控制原发病,可选用甲氨蝶呤等免疫调节剂。

3、骨髓增殖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导致粒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伴随脾肿大,需进行羟基脲等靶向治疗或骨髓移植。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紊乱会影响造血微环境,表现为乏力怕冷,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等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出现持续乏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血液科就诊。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