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癌(胆囊恶性肿瘤)

胆囊癌

胆囊癌概述

胆囊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carcinomaofthegall-blader)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较长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国内教科书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由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胆囊癌已逐渐被认识,发现率有所提高。...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上腹
  • 应该挂什么科?肝胆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慢性面容、消瘦、腹痛、黄疸、右背部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肝胆B超、肝胆脾CT、腹腔镜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崔方博

Q: 胆囊癌症状

A:

胆囊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黄疸、体重下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腹部包块、发热、腹水等。

1、右上腹隐痛

胆囊癌早期常出现间歇性右上腹钝痛,与胆囊收缩或肿瘤压迫有关,可能伴随饭后腹胀。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诊断,药物可选用曲马多、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2、消化不良

肿瘤影响胆汁排泄导致脂肪消化障碍,表现为嗳气、厌油腻、腹泻。建议少食多餐,药物可选择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复方消化酶改善消化功能。

3、进行性黄疸

肿瘤压迫胆管引发皮肤巩膜黄染,小便深黄大便陶土色,常提示中晚期。需行胆道支架或引流术,药物可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4、恶病质表现

晚期出现明显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与肿瘤消耗和进食减少相关。需营养支持治疗,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蛋白粉、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

出现持续腹痛或黄疸应及时就诊,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病变。

崔方博

Q: 胆囊癌晚期症状

A:

胆囊癌晚期症状主要包括黄疸、腹部包块、消瘦和消化道出血,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入终末期阶段。

1、黄疸

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淤积,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黄及陶土样大便,需通过胆道支架置入或经皮肝穿刺引流缓解梗阻。

2、腹部包块

右上腹可触及质硬固定包块,多伴随持续性隐痛,与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有关,可通过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3、消瘦

癌性消耗导致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10%,与肿瘤代谢亢进及进食障碍相关,需营养支持联合镇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4、消化道出血

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引发呕血或黑便,可能伴有贫血和休克,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

晚期患者建议采用姑息治疗控制症状,适量补充高蛋白流质饮食,保持体位舒适并及时就医处理突发状况。

张鞾

Q: 胆囊癌分期

A:

胆囊癌分期通常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主要依据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划分。

1、I期:

肿瘤局限于胆囊黏膜或肌层,未突破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此期手术切除概率高,预后相对较好。

2、II期:

肿瘤侵犯胆囊全层或邻近肝脏组织,但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需扩大手术范围切除部分肝组织。

3、III期:

肿瘤侵犯周围器官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治疗需联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手段。

4、IV期:

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包括肝脏多发转移或腹膜播散。以姑息治疗为主,重点控制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胆囊癌分期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确诊后应完善CT、MRI等检查明确分期,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高鹏骥

Q: 胆囊癌分为哪几种类型

A:

胆囊癌主要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其中腺癌最为常见。

1、腺癌

腺癌占胆囊癌的绝大多数,起源于胆囊黏膜的腺体细胞,可分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和黏液腺癌等亚型。

2、鳞癌

鳞癌较为少见,起源于胆囊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生长速度较快。

3、腺鳞癌

腺鳞癌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的特征,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临床预后较差。

4、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癌细胞分化程度低,生长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转移。

建议出现上腹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有助于改善预后。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