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美 济宁市中医院 中医内科
60220阅读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7898阅读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2180阅读
A:
登革热症状可通过补液治疗、退热镇痛、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登革热通常由蚊虫叮咬传播、病毒复制引发炎症、免疫反应异常、继发器官损伤等原因引起。 登革热患者因高热出汗易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控制发热和肌肉疼痛,布洛芬可能加重出血倾向应避免使用,严重头痛时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镇痛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减少体力消耗,保持环境通风凉爽,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辅助退热,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每日检测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警惕登革出血热征兆如呕血、黑便,出现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登革热流行期间应做好防蚊措施,发病期间宜进食流质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帮助体力恢复。1、补液治疗
2、退热镇痛
3、卧床休息
4、密切监测
Q: 柬埔寨登革热严不严重
A:
柬埔寨登革热疫情在流行季节可能较为严重,其危害程度主要与病毒株类型、患者免疫力、医疗资源、防控措施等因素相关。 登革病毒有四种血清型,不同型别感染可能导致症状轻重差异,部分型别更易引发重症登革热。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出血倾向或休克综合征。 柬埔寨部分地区医疗条件有限,可能影响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时补液和支持治疗是关键。 当地蚊媒控制力度和居民防蚊意识直接影响传播强度,雨季时伊蚊密度增高会加剧疫情扩散风险。 前往柬埔寨应做好防蚊措施,出现突发高热、肌肉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重症病例需住院监测血小板和血容量变化。1、病毒株类型:
2、患者免疫力:
3、医疗资源:
4、防控措施:
A: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其他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和器官移植传播。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通过蚊虫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实现传播。防蚊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和清除积水。 孕妇感染登革热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孕期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监测。 输入被登革热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可能导致感染。采供血机构需严格筛查献血者健康状况。 移植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存在传播风险。器官移植前应进行全面的传染病筛查。 预防登革热需重点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出现持续高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病情。1、蚊虫叮咬
2、母婴传播
3、血液传播
4、器官移植
Q: 患了登革热会不会传染
A:
登革热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但不会直接人传人。传播途径主要有伊蚊叮咬、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传播、器官移植传播。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群。 孕妇感染登革热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但发生概率较低。 直接接触感染者血液可能造成传播,需避免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 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器官移植传播,移植前需对供体进行严格筛查。 预防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发病期间应做好隔离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造成二次传播。1、伊蚊叮咬:
2、母婴传播:
3、血液接触:
4、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