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登革热(波尔加热、古典登革热、五天热)

登革热

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是由属于黑斑蚊(也称艾迪斯蚊、伊蚊)的白线斑蚊(Aedesalbopictus)与埃及斑蚊(Aedesaegypti)先叮咬患者后,成为“病媒蚊”,其它健康的人可能因这只病媒蚊叮咬而感染。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偶然病者会恶化至登革溢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传染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恶寒、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出血、高热、束臂试验阳性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尿液检测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无人群限制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蒋卫民

Q: 登革热是什么病

A: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1. 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2. 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可达40℃,伴随剧烈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关节酸痛,发病3-4天后可能出现充血性皮疹。

3. 疾病分型

分为普通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后两者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血浆渗漏。

4. 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病毒风险显著增加。

预防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出现持续高热伴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蒋卫民

Q: 登革热会传染人吗

A:

登革热会通过蚊虫叮咬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包括蚊媒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其中蚊媒传播最为常见。

1、蚊媒传播

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实现传播。伊蚊多在白天活动,常见于积水容器附近。

2、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登革热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新生儿感染可能出现发热、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3、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登革热病毒。医疗机构需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筛查。

4、罕见接触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血液或体液传播。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不会造成传染。

预防登革热需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清除积水容器,使用蚊帐和驱蚊剂。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蒋卫民

Q: 登革热是否有疫苗

A:

登革热已有疫苗上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疫苗为CYD-TDV(登革热四价减毒活疫苗),适用于流行区9-45岁人群。

1、疫苗类型

CYD-TDV是首个获批的登革热疫苗,可预防四种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需分三次接种。

2、适用人群

该疫苗建议在登革热流行区对9-45岁曾有登革热感染史的人群接种,不推荐无感染史者使用。

3、接种禁忌

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头痛、肌痛等不良反应。

4、防护措施

疫苗不能完全替代防蚊措施,在流行区仍需配合使用驱蚊剂、蚊帐等物理防护手段。

接种前需由医生评估感染风险和个人健康状况,疫苗防护效果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建议配合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石军

Q: 接种了黄热病疫苗对登革热有作用吗

A:

接种黄热病疫苗对预防登革热无直接作用。黄热病疫苗与登革热病毒分属不同血清型,免疫保护不具有交叉性,主要差异包括病原体类型、疫苗作用机制、传播媒介特异性及免疫应答靶点。

1、病原体差异

黄热病疫苗针对黄病毒属的黄热病毒,而登革热由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引起,两者基因组结构及抗原性完全不同。

2、免疫机制不同

黄热病疫苗诱导的抗体仅对黄热病毒衣壳蛋白有效,无法中和登革热病毒的E蛋白抗原决定簇,缺乏交叉保护作用。

3、传播途径特异性

虽然均通过伊蚊传播,但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仅针对特定病毒受体结合位点,不会影响蚊媒对其他病毒的传播能力。

4、疫苗设计原理

黄热病疫苗为减毒活疫苗,登革热疫苗需覆盖四种血清型,现有疫苗设计无法产生广谱抗黄病毒属的免疫保护。

预防登革热需采取防蚊措施并接种特异性疫苗,出现发热等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