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次播放 时长01:35
58008次播放 时长01:44
57340次播放 时长01:50
57073次播放 时长01:41
54534次播放 时长01:42
58472次播放 时长01:43
55057次播放 时长02:30
62566次播放 时长02:37
边永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呼吸内科
66028阅读
边永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呼吸内科
51467阅读
A:
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发热、喂养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发绀或呼吸暂停。 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60次,可能伴随鼻翼扇动或三凹征,需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 多为阵发性干咳,偶有少量白色黏痰,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需保持呼吸道湿润并避免呛奶。 体温波动在38℃左右,部分患儿表现为体温不升,需采用物理降温并警惕热性惊厥。 吸吮力减弱伴奶量下降,可能因缺氧导致疲劳,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并密切观察。 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注意维持适宜温湿度。1、呼吸急促
2、咳嗽
3、发热
4、喂养困难
Q: 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
A: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排序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患儿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咳、低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咳嗽夜间加重,部分伴有咽痛或头痛。 咳嗽加剧转为阵发性痉咳,体温升至38-39℃,呼吸频率增快,可能出现胸痛或呕吐。 持续高热超过39℃,呼吸急促伴鼻翼扇动,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若出现呼吸急促或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1、早期表现:
2、进展期:
3、终末期:
A:
支原体肺炎在成人中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乏力、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病情进展可能从轻度呼吸道症状发展为肺部炎症。 干咳或少量白痰是典型早期表现,夜间加重,可能与支原体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莫西沙星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中低热为主,体温多在38-39℃波动,伴随头痛肌肉酸痛。退热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同时需保证水分摄入。 深呼吸或咳嗽时胸骨后刺痛,提示病变累及胸膜。胸部CT检查可明确肺部炎症范围,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用药。 出现气促、血氧下降提示病情加重,可能合并胸腔积液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立即进行氧疗和重症监护。 患病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需复查胸部影像。1、咳嗽:
2、发热:
3、胸痛:
4、呼吸困难:
A:
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乏力、胸痛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干咳、低热、咽痛,部分患者伴有头痛或肌肉酸痛,此时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咳嗽逐渐转为顽固性干咳或少量黏痰,体温可达39℃以上,出现明显乏力、食欲减退,儿童可能出现喘息症状。 持续高热不退,咳嗽加重伴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或耳痛,严重者可发展为支气管肺炎或胸腔积液。 出现持续咳嗽伴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1、早期表现:
2、进展期:
3、终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