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癌(骨恶性肿瘤)

骨癌

骨癌概述

骨癌是指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犯及骨骼的肿瘤,可发生于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产生人类牵扯行动之重要组织。虽然骨头占了身体重要部份,每张X光片上几乎都可见到骨头,但很少骨癌会在无意中发现。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骨骼
  • 应该挂什么科?骨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中医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瘤体坚硬 、骨痛、发热、持续性疼痛、暴发性痛、指甲呈筒形、骨转移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骨关节及软组织CT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无人群限制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高胜山

Q: 骨癌打骨针打多久

A:

骨癌患者使用骨改良药物(俗称骨针)的疗程通常需要持续数月到数年,具体时间受到肿瘤类型、骨转移程度、药物种类、个体耐受性等因素影响。

1、肿瘤类型

乳腺癌或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根据化疗周期调整用药频率。

2、骨转移程度

广泛性骨破坏需每月注射1次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局限性病变可能每3个月用药1次。

3、药物种类

第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周期较短,地诺单抗等新型靶向药物可能需要更长的持续治疗时间。

4、个体耐受性

出现颌骨坏死或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时需暂停用药,症状缓解后可能调整剂量继续治疗。

骨癌患者应定期复查骨扫描和肾功能,医生会根据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动态调整骨针使用方案,同时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低钙血症。

侯勇

Q: 骨折会癌变为骨癌吗

A:

骨折通常不会直接癌变为骨癌。骨癌的发生主要与基因突变、放射线暴露、既往肿瘤病史等因素有关,而骨折属于机械性损伤,二者发病机制不同。

1、发病机制差异

骨折是外力导致的骨结构断裂,愈合过程由成骨细胞主导;骨癌多为原始间叶细胞恶性增殖,与TP53、RB1等基因突变相关。

2、危险因素不同

骨折危险因素包括骨质疏松、外伤等;骨癌高危因素涉及佩吉特骨病、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基础疾病。

3、症状演变特点

骨折后出现局部肿胀、畸形,愈合期约6-8周;骨癌表现为持续骨痛、病理性骨折,症状进行性加重。

4、影像学鉴别

骨折X线可见清晰骨折线;骨癌影像显示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等特征,需活检确诊。

骨折愈合期间如出现异常疼痛加剧、肿块形成,建议及时复查影像学排除其他病变,日常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

高胜山

Q: 骨癌晚期还有救吗

A:

骨癌晚期治疗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为主,主要方法包括姑息性放疗、靶向治疗、镇痛治疗和免疫治疗。

1、姑息性放疗

针对局部骨转移病灶进行放射治疗,可减轻疼痛并降低病理性骨折风险。常用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治疗周期通常为5-10次。

2、靶向治疗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用靶向药物,如地诺单抗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安罗替尼能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需监测血钙水平和心脏功能。

3、镇痛治疗

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轻中度疼痛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重度疼痛可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联用普瑞巴林胶囊。

4、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炎。

建议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疼痛评分超过4分应及时调整止痛方案,保持适度关节活动可预防肌肉萎缩。

崔方博

Q: 骨癌是怎么个痛法有什么早期症状

A:

骨癌的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夜间加重,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局部肿胀、不明原因骨折、关节活动受限以及乏力消瘦。

1、疼痛特点:

骨癌疼痛初期多为间歇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夜间或负重时加重,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或破坏骨结构有关。

2、局部肿胀:

肿瘤生长部位常出现硬性肿块,皮肤温度升高但无红肿,触诊时有压痛感,肿胀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关。

3、病理性骨折:

骨质被肿瘤侵蚀后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承重骨,骨折后疼痛突然加剧且愈合困难。

4、全身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低热乏力,晚期伴随贫血,这些症状与肿瘤消耗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尽早就诊骨科,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日常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