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概述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 发病部位在哪里?心脏
  • 应该挂什么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心绞痛、压榨样绞痛 、心电图异常 、恶心、烦躁不安、心源性休克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王晓萍

Q: 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治好吗

A:

急性心肌梗塞通过及时治疗多数可以控制病情,治疗方式主要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

1、溶栓治疗

发病12小时内可通过注射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药物溶解血栓,需配合心电监护和卧床休息。

2、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快速开通堵塞血管,适用于血管狭窄超过75%的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3、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美托洛尔控制心率,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心电图变化。

4、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需在专业指导下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患者出院后需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

王晓萍

Q: 急性心肌梗塞怎么治疗

A:

急性心肌梗塞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斑块破裂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且无法立即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

2、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方法,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该方法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减少心肌坏死范围。

3、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肝素,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心肌供血。

4、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需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预防再次发作。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药物,定期复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倪新海

Q: 急性心肌梗塞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

A:

急性心肌梗塞最明显的症状包括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以及恶心呕吐,症状发展从早期压迫性胸痛迅速进展为濒死感。

1、突发胸痛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及下颌放射,持续超过20分钟不缓解,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呼叫急救。

2、呼吸困难

因心肌缺血导致肺淤血,患者出现喘息伴窒息感,常被迫采取端坐呼吸体位,此时需保持半卧位并吸氧。

3、大汗淋漓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会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休克前兆,需监测血压并避免移动患者。

4、恶心呕吐

下壁心肌梗塞易刺激迷走神经,引发胃肠道反应,需警惕误吸风险,保持侧卧位。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同时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以备后续溶栓评估,所有疑似病例均需12导联心电图确诊。

王晓萍

Q: 如果得了急性心肌梗塞应该要用什么方法

A:

急性心肌梗塞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动脉炎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安静,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条件者可进行吸氧。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活动,等待医疗救援。

2、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如肝素,以及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血栓扩大和改善心肌供血。

3、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首选方法,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需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效果最佳。

4、外科手术: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可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通过取自身血管搭建旁路,绕过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

发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保持平卧位,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恢复期需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