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次播放 时长01:38
84547次播放 时长01:59
73120次播放 时长03:00
85655次播放 时长02:52
84018次播放 时长02:53
77574次播放 时长02:55
82083次播放 时长03:05
67641次播放 时长02:42
李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62446阅读
Q: 出现急性肠炎怎么治疗
A:
急性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等方式治疗。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食物中毒、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急性肠炎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发病初期建议禁食或进食流质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洛哌丁胺等药物,缓解腹泻症状并调节肠道菌群。 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生冷食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1、补液治疗
2、调整饮食
3、药物治疗
4、控制感染
A:
确诊急性肠炎通常需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等项目。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寄生虫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感染或炎症。 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观察肠道壁厚度和周围组织情况,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可能。 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确诊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和充分休息。1、粪便常规检查
2、血常规检查
3、腹部超声检查
4、结肠镜检查
Q: 怎样才能预防急性肠炎呢
A: 预防急性肠炎的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不洁饮食是急性肠炎最主要病因,尤其是小朋友,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对于凉菜,隔夜食物,最好慎用。注意饮食卫生:大家一定要避免进食腐坏变质的食物,隔夜的食物最好避免食用,或者一定要在加热后再食用。
A:
急性肠炎可能导致胶冻状便,常见于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感染或炎症性肠病急性发作等情况。 志贺菌或沙门菌感染可导致肠黏膜分泌大量黏液,形成胶冻状便,伴随腹痛发热,需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小肠绒毛损伤,黏液与未消化食物混合排出,多见于儿童,可选用消旋卡多曲、布拉氏酵母菌、锌制剂缓解症状。 阿米巴痢疾时溶组织内阿米巴侵蚀结肠黏膜,产生果酱样黏液便,需采用甲硝唑、双碘喹啉、巴龙霉素进行病原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与肠道溃疡渗出有关,需使用美沙拉嗪、泼尼松、硫唑嘌呤控制炎症。 出现胶冻状便需及时留取标本送检,避免摄入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应就医。1、细菌性肠炎
2、病毒性肠炎
3、寄生虫感染
4、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