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次播放 时长01:20
67235次播放 时长01:48
57703次播放 时长02:06
58408次播放 时长01:53
50636次播放 时长01:25
60991次播放 时长01:09
65087次播放 时长03:04
55521次播放 时长01:28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51996阅读
Q: 肺结核咯血能治好吗
A:
肺结核咯血多数可以治愈。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方法有抗结核药物治疗、止血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肺结核咯血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咯血等症状。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医嘱规范使用。 咯血量较大时需要进行止血治疗,常用药物有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等。同时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 对于反复咯血或大咯血患者,可考虑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该治疗通过阻断出血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肺部空洞、毁损肺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肺叶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手术需在结核活动控制后进行。 肺结核咯血患者应保证营养摄入,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疗程,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变化。1、抗结核药物治疗
2、止血治疗
3、介入治疗
4、手术治疗
Q: 支扩干性咯血怎么治疗
A:
支扩干性咯血可通过药物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抗感染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干性咯血通常由感染加重、血管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基础疾病进展等原因引起。 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垂体后叶素、蛇毒血凝酶等止血药物,适用于少量咯血。咯血可能与支气管黏膜血管损伤有关,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纯血咳出。 介入栓塞破裂的支气管动脉,适用于中大量咯血。血管损伤可能与局部炎症侵蚀有关,常伴随剧烈咳嗽、胸闷等症状。 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感染加重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定植有关,表现为黄脓痰增多。 规范治疗支气管扩张基础病变,减少咯血复发风险。疾病进展可能与气道结构破坏有关,需长期使用祛痰药物和气道廓清技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咳嗽。稳定期应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胸部影像。1、药物止血
2、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3、抗感染治疗
4、原发病控制
Q: 咯血病怎么治疗
A:
咯血病可通过药物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手术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治疗。咯血通常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垂体后叶素能收缩肺小动脉减少出血,氨甲环酸可抑制纤溶酶活性,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药物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介入放射科通过导管栓塞出血血管,适用于大咯血或药物无效者。可能与支气管动脉畸形、血管破裂有关,表现为突发大量鲜红色血痰。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病灶,全肺切除用于广泛病变。多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肺癌侵蚀血管相关,常伴发热、胸痛症状。 肺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肺癌根据分期选择放化疗。可能与结核杆菌感染、癌细胞侵袭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盗汗、消瘦、刺激性咳嗽。 急性期保持侧卧位防止窒息,稳定后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活动,所有治疗均需在呼吸科医生指导下进行。1、药物止血
2、支气管动脉栓塞
3、手术治疗
4、原发病治疗
Q: 咯血与呕血有哪些区别
A:
咯血与呕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出血来源、伴随症状、血液性状和基础疾病四个方面。 咯血通常来源于呼吸道或肺部,呕血则多由消化道病变引起,如胃或食管出血。 咯血常伴随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呕血多伴有恶心、上腹痛等消化道不适。 咯血多为鲜红色泡沫状血液,呕血常呈暗红色或咖啡渣样,可能混有食物残渣。 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呕血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 出现不明原因出血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观察出血特点和伴随症状。1、出血来源
2、伴随症状
3、血液性状
4、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