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损伤症状及表现
腰椎损伤的症状及表现主要有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腰椎损伤可能与外伤、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疼痛
腰椎损伤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疼痛可能集中在损伤的腰椎节段,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尖锐刺痛。轻微活动如弯腰、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卧床休息后可能缓解。疼痛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形成坐骨神经痛。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剧烈疼痛,而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多为渐进性加重。
2、活动受限
腰椎损伤会导致脊柱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患者难以完成弯腰、转身等动作。急性损伤时因肌肉保护性痉挛可使脊柱处于强迫体位,慢性损伤则可能逐渐出现脊柱僵硬。严重骨折或脱位患者甚至无法坐起或翻身,需要他人协助改变体位。
3、下肢麻木或无力
当腰椎损伤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时,可能出现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蚁走感。运动神经受累时可表现为下肢肌肉无力,严重者出现足下垂或行走困难。这些症状通常提示存在神经压迫,需要及时进行减压治疗以防性神经损伤。
4、大小便功能障碍
严重的腰椎损伤如爆裂性骨折可能损伤马尾神经,导致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或便秘,男性还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这类症状属于神经外科急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以避免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5、脊柱畸形
部分腰椎损伤患者可见明显脊柱外形改变,如后凸畸形、侧弯畸形或棘突间隙增宽。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身高变矮或驼背,而椎体滑脱可使腰部出现阶梯样畸形。这些结构改变可能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并影响脊柱稳定性。
腰椎损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卧床休息时可在腰部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急性期后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桥式运动、俯卧抬腿等,但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饮食上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症状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