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什么

2025-10-01 08:16:18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对甲状腺功能、形态及病变进行显像或功能评估的医学检查方法。主要有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动态显像等方式。

1、甲状腺摄碘率测定

通过口服微量放射性碘-131或碘-123后,用专用仪器测量甲状腺在不同时间点的摄碘率。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摄碘率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摄碘率降低。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及食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甲状腺静态显像

使用锝-99m标记的高锝酸钠或碘-131进行甲状腺显像,可直观显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及放射性分布情况。常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热结节多提示良性病变,冷结节需警惕恶性可能。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泄。

3、甲状腺动态显像

通过静脉注射显像剂后连续采集图像,观察甲状腺血流灌注及功能变化。对鉴别甲状腺炎、Graves病等有重要价值。检查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固定,避免移动影响图像质量。

4、全身碘扫描

主要用于甲状腺癌术后随访,通过碘-131全身显像寻找转移灶。检查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并低碘饮食,以提高病灶检出率。检查后需短期隔离,减少对他人辐射影响。

5、甲状旁腺显像

采用锝-99m-MIBI双时相法可定位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定位有重要意义。检查前需停用影响显像的药物,检查后无特殊禁忌。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检查后24小时内建议多饮水、勤排尿,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体内停留时间。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但检查前需遵医嘱调整碘摄入。若出现颈部不适或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核医学科就诊。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