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该注意什么

2025-10-28 06:29:03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需注意药物规范使用、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心理调节及并发症预防。治疗方式主要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手术干预。

1、药物规范使用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泼尼松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急性发作期控制炎症。硫唑嘌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者。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可用于中重度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需定期监测药物。

2、饮食调整

急性发作期需采用低渣低纤维饮食,避免牛奶、辛辣食物及高脂饮食加重腹泻。缓解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识别诱发症状的食物。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3、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进行结肠镜复查评估黏膜愈合情况。血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应每1-3个月开展一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监测感染风险。出现便血加重、持续发热或腹痛需立即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生长发育指标。

4、心理调节

慢性病程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通过正念训练、认知行为改善情绪状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获得社会支持。睡眠障碍者可尝试规律作息配合放松训练。医护人员应提供疾病知识教育,减轻患者对癌变的过度担忧。

5、并发症预防

长期活动性炎症可能引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急症。日常需警惕持续腹痛、腹胀伴发热等危险信号。骨质疏松预防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眼科检查可早期发现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视网膜病变。疫苗接种应避开疾病活动期,优先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戒烟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酒精摄入需严格控制。治疗期间建议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反应,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夜间腹泻或关节肿痛等肠外表现时,提示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