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拉姆达出现 拉姆达毒株有哪些特征?

2020年8月,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新冠肺炎变种病毒株,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拉姆达,这种变异毒株自从在秘鲁被发现后迅速传播。6月14日,世卫组织将其归为关注变种 (VOI)。这个毒株已经扩散至31个国家,在南美国家的传播率尤其高,现在占整个秘鲁新增病例的约81%,邻国智利感染该变种的患者也达到新增病例的约1/3。早在6月25日,英国就报告了6例拉姆达病例,均与海外旅行有关。
然而,拉姆达的病毒学和进化特征仍然未知。之前的研究表明,拉姆达携带突变,可能增强其传播能力。在最新研究中,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拉姆达”变种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导致这种高传染性的“罪魁祸首”,是病毒上的T61、L452Q两个突变,它们改变了该变种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细胞受体结合的性质。
拉姆达毒株有哪些特征?
可能传染性更强
这是最初在秘鲁发现并命名的变异毒株,拉姆达在首次被发现之后的6个月工作时间内,使得秘鲁97%的测序数据样本中都可以检测到该变异毒株。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关注变种”。
降低抗体中和能力
根据研究,拉姆达突变株变异很多,主要有7个变异点。这些变异使病毒感染细胞的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其传染性。甚至日本的研究也表明,lambda 变异体的”独特”突变,可能导致病毒逃避中和抗体,使病毒逃避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成为可能。
病毒传播越多,变异概率越大
新冠病毒可以作为自己一个RNA病毒,是很容易在转录过程中不断发生发展变异的,而有些变异使得病毒传染力减弱就会被社会淘汰了,而有些变异就会出现使得病毒越来越强,这些越来越强的病毒就会保留下来,传染更多国家的人。所以病毒传播得越多,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想要控制变异,就得尽快控制住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