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9家商业企业“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GPO工作的建议”

王环宇 医颗葡萄 发布时间:2016-07-09 11:26 50次浏览
关键词: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

GPO

工作的建议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

7

5

日由市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招标办公室组织第一期中标各商业企业召开了相关落实会议,会上传达了《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执行

两票制

的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要求在执行

GPO

工作同时推行两票制,会上作了四点重点内容的解读,其中一条关于

规定中标商业企业是唯一指定配送单位,直接与医疗单位发生票据、资金、供应链成本分摊;在配送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可委托指定其他物流企业进行转配送。

这条规定在本市医药经营企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达到了极度的恐慌。各企业一致反映,目前本市有

121

张药品批发执照,这一规定的执行将影响到

80%

以上企业的生存问题,将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此,本市主要药品经营企业在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特就此次

GPO

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报告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府、市卫计委的规划与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其中,由原区县级企业改制、发展而来的

20

多家骨干企业,对医疗机构年配送约

80

亿元;职工

13800

人;仓储面积

183000

平方米;配送覆盖全市

2000

多家医疗机构,遍布全市

16

1

县,辐射

6340

平方公里;经营品种近

2

万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健全了基本药物所有品种的货源渠道和经销渠道;形成了常规品种

24

小时、急需品种

8

小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按新版

GSP

要求,投入巨资对仓储物流(含冷链)进行了改造与提升,进一步完善了配送设施与能力,形成了基层配送可直至乡村服务站、卫生室等最末终端的优势,充分承担了城乡药品保障供应的职能,是上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企业配送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与此同时,上海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过多年发展,也已逐步形成医药政策指导、支付导向、市场竞争、政府监管几方动态平衡的规范运行机制。其中中标药品的配送,是通过采(医疗机构)、供(供应商)配(物流配送商)各方的市场化竞争实现的,形成了大企业集中配送和中小企业补充,特别是最后一公里安全配送的良性格局,有效地保障了对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的及时性与安全性。

二、主要问题

1

、推进中的

GPO

信息不对称、不公开、不透明。上半年在金山、崇明、闵行、徐汇、杨浦、普陀

6

个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对于其他的企业获取

GPO

相关的信息是从网络媒体、同行传播等,但都缺乏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对此项工作

一知半解、领会不透

,导致应对的滞后和盲目。

2

、规定中提出

允许转配送

更是

空中楼阁

。允许

转配送

问题,违背现行新版

GSP

药品流通管理中提出的证、票、账、货、款对应一致的要求,此规定也是国家药监总局今年药品流通专项整治重点之一,因此转配送基本不可能。

三、达成的共识

1

、全力支持医改政策的推进和落地。尽企业的绵薄之力,为本市百姓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药品服务。

2

、积极响应

两票制

的推进工作,但是两票制需要结合各地药品流通实际情况。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质上是为当地百姓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药品服务。

3

、对

GPO

供应链成本分摊存在不解。

GPO

供应链成本分摊,并没有降低医保支付价格,有违降低药品价格基本原则,存在增加药品流通成本和变相

以药补医

之嫌,未能起到实质性降低药价,让利百姓;同时也有违商品销售

明折明扣

法律要求。对此企业可能在认识上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对此存保留想法。

四、建议与需求

1

、政策要进一步公开、透明。企业背后都是上百成千的职工,政策的导向带来机遇和挑战,但是为了公平的竞争,重大政策的推出需要相关部门透明化引导企业理解,以便企业正常竞争、优胜劣汰。

2

、投标与配送要分离。投标由生产企业投或由生产企业委托商业企业投,配送建议由品种中标的生产企业确定配送企业和由有需求的医疗机构选择。这样既符合了

两票制

“GSP”

的要求,又遵循了市场选择原则,让配送企业选择权归于市场,从而促使配送企业良性竞争,以改善提升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

3

、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权衡。医改是大方向,行业集中是趋势,但是此项工作是面广量大的结构性调整,牵涉到本市百多家企业,

13800

多名员工的生存问题,建议政府部门要有整体的方案,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确保社会稳定。

上海

GPO

作为市委市府推进本市综合医改试点举措之一,我们将继续予以积极关注。希望通过全面的调研分析后,政府部门提出相对科学稳定的实施方案。

以上建议当否,敬请贵部领导审示。

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

本市

29

家药品经营企业

本市

29

家药品经营企业名单:

国药控股国大复美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原普陀区药材公司)

上海得一医药有限公司(原长宁区医药公司)

上海童涵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南市区药材公司)

上海信谊天一有限公司(原闸北区药材公司)

上海国邦医药有限公司(原长宁区药材公司)

上海汇丰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原徐汇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原卢湾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原静安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金石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原石化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原宝山区医药公司)

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虹口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华源药业有限公司(原杨浦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闵行区药材医药公司

上海蔡同德药业有限公司(原黄浦区药材公司)

上海虹桥药业有限公司(原上海县医药公司)

上海浦东新区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原川沙县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南汇药材医药总公司

上海云湖医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原青浦县医药公司)

上海金山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上海余天成医药药材总公司(原松江县医药公司)

上海古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奉贤县医药公司)

上海农工商长征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雷允上南翔医药有限公司(原南翔医药公司)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医药嘉定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第一医药崇明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上海雷允上北区绿谷药业有限公司(原虹口区医药药材公司)

上海罗达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宝岛药业有限公司

O

一六年七月六日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