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独角兽接连破发,生物技术企业能否破除魔咒?

共性分析
从企业的成立年份来看,歌礼2013年成立,2018年赴港上市,算是速度最快的,国内新药明星资本也刚好是在2013年-2014年成立。
融资能力来看,华领医药融资能力较强,2018年3月完成D系列融资11740万美元,6家企业的最近一轮融资都在百万美元级别以上的。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整体费用大概需要1500万港元。然而相对于目前各司申请版本所公布的亏损额,这笔费用真心不算太高。Stealth BioTherapeutics Corp和华领医药的亏损都在12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投资新药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回报,资本的耐性非常中药。国内企业想要IPO必须要有盈利要求。创新药企因此难以实现证券化,除非被并购。
七家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IPO募资的资金要用于临床试验,并且至少有1个产品在临床已实现产品商业化。
歌礼药业产品线:达诺瑞韦已商业化,已于2018年6月上市。拉维瑞韦已接近临床商业化。
华领医药产品线:Dprzagliatin的单药疗法并与二甲双胍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
盟科医药 MicuRx Pharmaceuticals, Inc产品线:治疗革兰氏阳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contezolid(MRX-Ⅰ)的Ⅲ期临床及contezolidacefosamil(MRX-4)的Ⅱ期临床。
信达生物的产品线:PD-1新药信迪利单抗已申请新药上市,并纳入优先审评。生物类似药IBI-305、IBI-301、IBI-303正在进行生物类似药Ⅲ期临床。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Corp产品线:Elamipretide的原发性线粒髓肌病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及巴氏综合症Ⅱ/Ⅲ期关键临床研究
AOBiome Therapeutics, Inc.产品线规划:AOB101痤疮Ⅲ期临床试验
康希诺产品线:在研疫苗包括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组合,四价MCV4和双价MCV2,百白破疫苗DTcP疫苗组合,肺炎球菌疫苗PBPV和PCV13i,结核病加强疫苗;已上市了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
小结
投资偏好有千万种,有的投资人喜欢排雷,把所有坑都排除了再选择合心意的投资标的。有的投资人是明知道前面都是坑,然后也知道填坑的方式,并凭借填坑的能力赚钱。赴港上市的6家生物技术企业基本都亏损过亿,从侧面反映了新药企业需要巨额的资金运作。创新药到港、赴美上市更多是因为资本想找“接盘侠”。新药投资更多是赌一个未来,然而创新药、治疗方式的升级,都需要成熟的制度化和工业化的产投模式支持,才能保证新药项目足以走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