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怎么回事?哪些人容易脑供血不足?该如何预防?

最近总感觉头晕乎乎的,像顶着个铅球在走路?记忆力也开始“断片”,刚放下的钥匙转眼就找不着?这些可能都是大脑在发出“缺氧警.报”。别以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收到这种危险信号。
一、脑供血不足的三大元凶
1、血管变窄的隐形杀手
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水垢,会让血管通道越来越窄。高油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都是帮凶。最可怕的是这个过程通常悄无声息,等出现症状时血管可能已经堵塞70%以上。
2、血液黏稠度超标
现代人普遍喝水不足,血液变得像番茄酱一样浓稠。再加上久坐不动,血液循环速度变慢,大脑得到的氧气和营养自然大打折扣。
3、颈椎问题拖后腿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颈椎曲度变直会压迫椎动脉。有研究发现,30岁以下的脑供血不足患者中,60%都有颈椎问题。
二、这些人群要格外警惕
1、三高人群
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糖会让血液变黏,高血脂则直接堵塞血管。三者同时存在时,脑供血不足风险增加5倍。
2、长期熬夜人群
睡眠不足会影响脑血管自我修复。连续熬夜三天,大脑血流量就会下降15%左右。
3、办公室久坐族
每天静坐超过8小时的人,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是常人的2.3倍。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3分钟。
三、预防胜于治疗的黄金法则
1、饮食记住“三多三少”
多吃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少碰反式脂肪、精制糖、腌制食品。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3的鱼类,能降低27%的脑血管疾病风险。
2、运动讲究“333原则”
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心率达到最大值的30%。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特别适合改善脑供血。
3、睡眠把握黄金时段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脑血管自我修复的关键期。这段时间的深度睡眠,抵得上其他时段3倍的修复效果。
4、定期做颈动脉超声
40岁以上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能提前发现血管狭窄问题。检查前记得别擦颈霜,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大脑就像精密仪器,供血不足就是最危险的故障预警。从今天开始,放下手机做个颈椎操,接杯水活动下筋骨,这些小改变可能就是未来健康的转折点。毕竟,保护好我们三斤半的“人体司令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