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18-02-0959851次播放
视频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多脏器的损伤。所以在诊断时,第一、要查看骨髓里的浆细胞是否大于10%,第二、患者有靶器官损伤症状之一,如贫血、肾衰、高钙血症、骨痛就可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患上多发性骨髓瘤莫焦虑——通过化疗病情好转
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活动受限,遂前来我院就诊。通过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显示骨髓浆细胞占比为百分之三十,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查,送检标本中可见约百分之十二单克隆浆细胞,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化疗,患者病情较前改善,各项检查结果趋于正常水平,遂出院。
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
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尽管大家都知道瘤,但是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它一旦得病基本就是晚期不能治愈,你听到后是不是感觉慎得慌,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多发性骨髓瘤会不会影响寿命:
多发性骨髓瘤寿命会短几年
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影响患者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讲,如果任其发展,自然病程也就是六个月到十二个月;如果选择常规传统治疗的话,可维持三到五年;积极治疗的患者生存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是因为出现了感染、出血或者肾功能不全,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寿命会短几年?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
早期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要引起警惕。根据体检得到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骨髓瘤病因

骨髓瘤是怎么引起的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年龄因素都可能引起骨髓瘤。一、遗传性因素,骨髓瘤并不是遗传疾病,但在某家族有遗传倾向,更容易出现此疾病。二、环境因素,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因素,如接触辐射,X线、伽马射线、甚至是核泄漏等均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和基因的突变导致骨髓瘤。三、生物因素,如长期反复的感染损伤骨髓,造成基因的突变。四、年龄因素,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出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从而出现恶性血液病,即骨髓瘤。
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治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的治疗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减少骨髓瘤细胞数量及其M蛋白的产量,可以采用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骨髓移植、血液净化等方法;其二是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第一,多饮水,保持足够尿量,大量饮水,有利于轻链蛋白、尿酸和钙盐排泄,防止肾小管内管型形成。第二,防治尿酸性肾病,碱化尿液可减少尿酸及轻链蛋白在肾内沉积和管型形成。第三,防治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引起肾损害,与轻链蛋白同时存在时肾毒性增强。第四,血浆置换。第五,替代治疗。
重视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属于恶性肿瘤范畴。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给予MM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患了多发性骨髓瘤会有哪些症状
骨髓瘤是骨髓里的肿瘤,浆细胞增多后,免疫球蛋白增多,病人会出现感染,病人有贫血及血钙的升高,严重时候会尿毒症。骨髓瘤产生破骨因子,会造成患者骨质疏松。如是溶骨性骨质破坏,发生在脊柱部会塌陷溶解,甚至截瘫;发生在四肢会会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四大核心症状英文缩写为CRAB,即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质病变。围绕四大核心症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进食不好、骨痛、烦躁,尿里泡沫增多等。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 2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引起的
- 3 多发性骨髓瘤严重吗
- 4 怎样确定多发性骨髓瘤
- 5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么得的
- 6 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容易被误诊?
- 7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治愈吗?
- 8 多发性骨髓瘤要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