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3-0261175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脑瘫特指儿童出生前或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对于偏瘫的治疗,临床上要根据患儿的肢体、行走、发育、智力等障碍分别进行康复治疗,除了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外,儿童还可以增加一些游戏方面的训练,例如搭积木、手工剪纸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外伤后吃哪些消炎药
外伤后吃的抗生素并没有特殊要求,比较常用的是头孢类抗生素。在进行伤口预防炎症时,最为重要的不是吃消炎药,而是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在临床上称之为清创操作,就是应用碘伏、双氧水、盐水等消毒制剂,并按照一定的严格临床步骤对伤口进行清洗。正常人在进行伤口清创以后,局部伤口一般比较清洁,即便有一些少量细菌残留,身体也会通过自身的免疫应答来达到细菌的消灭作用。当然,一些特殊的感染,比如破伤风感染,是通过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口服抗生素往往是起到辅助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2:40

2021-09-29

79536次收听

皮下注射是怎么回事
我们到医院进行注射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注射,分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深部肌肉注射。通常来说,皮内注射适用于药物的过敏测试验,把药物注射在皮下形成一个皮丘,观察皮丘的炎症情况,是红肿还是很快消退。所谓皮下注射就打在皮肤以下,肌肉或者神经膜之前,在这两层之间,通常是注射在脂肪这一层,叫皮下注射。皮下注射主要是用于一些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我们打在皮肤以下,它吸收皮肤以下的脂肪层,吸收起来相对比较缓慢,这是皮下注射。深部肌肉注射一般是打在皮肤、皮下脂肪以后的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注射一般是对刺激性比较强,或者会引起疼痛的药物,而且需要较多的血液循环的地方,去对药物进行缓慢的吸收,这才是肌肉注射。而皮下注射通常比如胰岛素,一些低分子肝素,通常是注射在皮下的。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92787次收听

PICC置管术是什么
是通过人体的外周静脉,插入一根很细的导管,空心导管,把导管的末端放在上腔静脉,也就是深静脉,这样从外周静脉一直连通到深静脉。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用于输液用的,有一些药品,大部分药品都从外周静脉输到血液,比如说从手或者说肘部静脉输到静脉里,然后流到全身,但是有一些药物,非常不适合从外周静脉输入,比如说尤其是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对人的血管刺激性是比较大的,如果从手、前臂、甚至肘部血管输入体内的话,由于这个地方的血流量比较少,化疗药物输入之后,不能很快地得到稀释,局部的浓度就比较高,对外周血管刺激性比较大,所以有些人一次使用,或者说几次使用之后,会形成静脉炎,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从而使这条静脉变得硬,甚至有时候发生堵塞,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从外周静脉输液,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PICC管,把液体从PICC管输进去,从手或者肘部进入体内之后,这个液体从这个管子另一头出来之后,是在上腔静脉,就是深静脉,这个地方血流非常大,可以很快稀释输进来的化疗药,这样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语音时长 02:08

2021-06-25

97532次收听

康复治疗有哪些
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所缺失的功能,帮助预防并发症。其可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功能训练,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个人在选择康复治疗时,应针对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是辅助人体维持组织正常氧合及基本新陈代谢需要而实施的措施。常用的方式有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经气管导管氧疗法、电子脉冲氧疗法、机械通气给氧法。下面介绍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项:吸氧时不妨碍患者进食;使用氧气时不要吸烟;使用桶装氧气时防震、防火、防油、防热;有鼻塞症状时,请及时告知护士;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以免氧流量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吸氧时如出现恶心、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护士;护士每天会更换湿化瓶中的蒸馏水,以保持湿化效果及防止细菌增长。一次性吸氧装置不需要更换湿化瓶中的液体。
语音时长 01:07

2020-03-19

55231次收听

导尿管留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导尿是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导尿分为留置性导尿及间歇性导尿两种。前者导尿管一直留置在病人体中,需定期更换。后者则是导尿管不留在患者体中,需定时导尿。留置导尿管的注意事项:第一,导尿管不要抻拉、受压、扭曲。第二,下床活动时,尿袋高度不可高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逆流引起感染。第三,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预防发生结晶和感染,如尿管堵塞,可用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第四,保持尿道口外口的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后,再用百分之零点五的碘伏消毒尿道外口,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护士处理。常规每周更换一次尿管,或按照尿管使用说明书更换,避免引起尿路感染。每日更换尿液引流袋,或者根据引流袋的使用说明更换,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语音时长 01:41

2020-03-19

66353次收听

手术后麻木要多久恢复
手术后麻木感觉多久才可以恢复,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麻药引起的麻木,24小时后会完全消失;如果是神经受压迫导致的麻木,在解除压迫一个月到三个月时可以恢复;如果是神经损伤引起的麻木,一般很难恢复。
手术多久能恢复
手术是治疗疾病有效的一种方式,手术是损害性的,所以需要好好的修养才能够恢复过来,不同的手术恢复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要休养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更好地恢复过来,所以手术以后的正确保养方法非常重要。
产后侧切伤口如何护理
为了能够对患者侧切的伤口进行合理的护理,患者需要注意个人的卫生,特别是私处的卫生,需要定期更换卫生纸,避免恶露对伤口进行感染。同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排尿姿势,对伤口进行定期的消毒,避免细菌对侧切伤口的感染。
肘关节粘连锻炼方法
肘关节粘连患者可以多做一些曲肘和伸肘的动作,这个动作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平时也可以多做器械锻炼,这样可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关节。另外也可以做旋转关节锻炼和握力训练,这些训练都能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01:43
偏瘫病人怎么站起来
偏瘫病人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站起来。偏瘫患者坐位耐力达到30分钟以上时,可以进行站位训练。一、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健侧腿向后移动五厘米,便于支撑身体,健手插握患手,尽量向前伸直,躯干前倾,低头、弯腰、收腹,重心逐渐移向双下肢,护理人员一手放在患侧的肩胛骨处,引导肩尽量向前移,另一只手放在患膝上,当膝盖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时,使足充分着地。二、立位时,患者双手可以放在陪护者的腰部,以利于站立,患者站位时要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双下肢尽量伸直。
01:55
偏瘫病人怎么上下轮椅
偏瘫病人可以从床边坐位到轮椅或从轮椅到床边坐位的方法上下轮椅。一、从床边坐位到轮椅:患者坐床边,将轮椅置于患者的健侧,与床呈45度角,制动,护理人员面向患者站立,双足放在患足的两边,双膝抵住患足的膝部,防止膝倒向外侧,一只手从患者的腋下穿过置于患侧的肩胛骨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将重心移至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引导患者转身坐移轮椅上。二、从轮椅到床边坐位:轮椅与床呈45度角,帮助患者站起后,以健侧为轴旋转身体,重心前移,弯腰坐下。
01:44
脑梗后说话不清怎么办
患者在脑梗后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语言练习,家属应该在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的沟通,激发患者讲话的欲望,有利于解决患者在脑梗后说话不清的问题。脑卒中患者会引起语言障碍,包括失语症、阅读书写的障碍、构音障碍和语言形成的障碍。部分脑卒中患者,右侧偏瘫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语言理解或表达的障碍,家属应该在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的沟通,如微笑、抚摸、拥抱,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激发患者讲话的欲望。语言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进行a、i、u发音及表达的练习,严重失语、不能进行发音的患者要用点头、摇头来代替语音,逐渐进行数字、复述、口型诱导的练习,从名词向动词进行过渡,从单词向句子过渡。
01:36
什么是踝泵肌功能锻炼
踝泵肌功能锻炼是指通过踝关节运动,起到像泵的作用。踝泵肌功能锻炼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血栓形成。踝泵肌功能锻炼包括屈伸和环绕运动:一:屈伸运动,取平卧位或坐位,下肢伸展,肌肉放松,缓慢勾起脚尖,脚尖朝向自己,最大限度保持5到10秒,然后脚尖缓慢下压至最大限度,保持5到10秒后放松,反复进行;二:环绕运动,取平卧位或坐位、下肢伸展,肌肉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做360度环绕,爆出最大幅度动作后,再反向环绕。
03:05
什么是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指的是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治疗,消除患者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使患者恢复工作、生活、学习,从而重返社会。治疗方面包括西医和中医治疗,西医以声、电、光等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为主,中医则以中药、针灸、推拿、刮痧和心理调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