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踝泵肌功能锻炼

发布时间:2019-05-2061780次播放

视频内容:

踝泵肌功能锻炼是指通过踝关节运动,起到像泵的作用。

踝泵肌功能锻炼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血栓形成。踝泵肌功能锻炼包括屈伸和环绕运动:

一:屈伸运动,取平卧位或坐位,下肢伸展,肌肉放松,缓慢勾起脚尖,脚尖朝向自己,最大限度保持5到10秒,然后脚尖缓慢下压至最大限度,保持5到10秒后放松,反复进行;

二:环绕运动,取平卧位或坐位、下肢伸展,肌肉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做360度环绕,爆出最大幅度动作后,再反向环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什么是PICC置管术
PICC是经外周的深静脉置管,如果患者需要长期的输液,比如说化疗的患者化疗或者做其他原因需要长期输液,就会通过外周静脉插入一根很细的导管、空心导管,把管头置于上腔静脉等深静脉的地方,让输液的药物通过外周经管直接到达深静脉。一方面如果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如果没有PICC管的话,需要每天扎静脉,对人体来说长期输液,双手的静脉包括其他地方静脉时间长了来说损伤是比较大的,而PICC每天只需要把管头打开,接上输液器就可以输液了。第二、尤其是化疗药物或者一些其他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如果直接通过针头输在外周静脉的话,对静脉的刺激是比较大的,经常容易引起静脉炎,时间长了静脉也就废掉了,PICC通过这个管子可以将药物直接送到深静脉,跟大量的深静脉血液混在一起,降低了药物浓度,降低了对血管的刺激。
语音时长 01:32

2021-06-25

105072次收听

康复治疗有哪些
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所缺失的功能,帮助预防并发症。其可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功能训练,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个人在选择康复治疗时,应针对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宝宝康复训练一般多久
康复训练时间一般跟患儿病症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训练时间,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几年。患儿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语言、智力等多方面,训练前需尽可能了解患儿身体情况,并根据患儿性格,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有两侧腹壁,离脐5厘米以外的区域,后背双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和外侧。第二,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位置间隔在两厘米以上,不宜反复在同部位注射,以尽量减少组织损伤、肿胀和皮下脂肪萎缩。第三,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胰岛素刚从冰箱中取出,由于温度低,注射时会引起疼痛,因此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放置一会儿再注射;酒精发挥后再注射,皮肤消毒用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会从针眼带到皮下引起疼痛;用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后再注射,这样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扎针引起的疼痛感;注射时进针要快,进针越慢疼痛感越强;注射部位的肌肉应放松;每次更换针头,胰岛素笔的针头很细,多次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变钝或出现倒勾,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第四,胰岛素的注射时间,速效胰岛素吸收快,起效时间短,注射后必须禁食,睡前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维持夜间的基础胰岛素水平,保持夜间的血糖平稳。糖尿病胰岛素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所以注射胰岛素的种类、时间及药量病人不可随意改变。第五,胰岛素的储存方法,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温度过高或太低,都易使之变性失效。切记冰冻或日晒,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到8摄氏度,未启封的胰岛素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储存两到三年,因此没开封的胰岛素最好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胰岛素在常温下如20度左右可以保存四到六周,超过此时限药效会有轻度下降。胰岛素在室温下放置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语音时长 02:31

2020-03-19

68162次收听

02:38
鼻饲时的注意事项
鼻饲管应妥善管理,给予保护性约束;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不少于两小时,温度38到40摄氏度;开始膳食以少量、清淡为主,不可自行调节鼻饲量和次数;灌注膳食应新鲜配制;膳食以医生计算每日总量为依据;每次鼻饲后用10到2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冲洗鼻饲管腔。鼻饲是将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从管腔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保证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02:21
静脉采血检查的注意事项
静脉采血前两天不宜吃过于油腻或含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检查血糖时早上不能服降糖药,查肝功能、血液粘稠度、血脂等项目时应空腹;不能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取血标本,会影响检验结果;采血当天不穿袖口过小或过紧的衣服;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不能揉搓,以防止造成皮下血肿。静脉采血法,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的方法。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
手术后麻木要多久恢复
手术后麻木感觉多久才可以恢复,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麻药引起的麻木,24小时后会完全消失;如果是神经受压迫导致的麻木,在解除压迫一个月到三个月时可以恢复;如果是神经损伤引起的麻木,一般很难恢复。
手术多久能恢复
手术是治疗疾病有效的一种方式,手术是损害性的,所以需要好好的修养才能够恢复过来,不同的手术恢复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要休养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更好地恢复过来,所以手术以后的正确保养方法非常重要。
产后侧切伤口如何护理
为了能够对患者侧切的伤口进行合理的护理,患者需要注意个人的卫生,特别是私处的卫生,需要定期更换卫生纸,避免恶露对伤口进行感染。同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排尿姿势,对伤口进行定期的消毒,避免细菌对侧切伤口的感染。
偏瘫病人如何上下轮椅
偏瘫病人从床边坐位到轮椅的方法:首先,患者坐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的健侧,与床呈45度角,制动,护理人员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的两边,双膝抵住患足的膝部,防止膝倒向外侧,护理人员的一只手从患者的腋下穿过置于患侧的肩胛骨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患者的重心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引导患者转身坐移轮椅上。第二种是从轮椅到床边坐位,轮椅与床呈45度角,护士帮助患者站起后,以其健侧为轴旋转身体,重心前移、弯腰坐下。
语音时长 01:21

2019-05-20

58313次收听

脑卒中下肢关节训练
第一、首先是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患者取屈仰卧位,双膝屈曲,健侧下肢保持中立位,患侧下肢在内收、外展时保持不同的角度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第二、是膝屈曲训练,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者的踝部辅助屈膝,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臀部,防止代偿,做屈膝的练习。第三、是踝背屈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患侧,患脚支撑在床上,治疗者用一只手固定踝关节,另一只手协助患者踝关节做背屈、外翻的运动。第四、是屈髋、屈膝的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士站在患侧,一手托住患足,患者屈膝,并将患肢放到床下,在髋伸展的状态下,护士协助患者将患脚抬至床面。
语音时长 01:23

2019-05-20

60433次收听

乳腺癌术后胳膊肿怎么缓解
首先是术后拔管前,患者术后24小时之内就可以做伸指、握拳等活动;术后2到3天就可以做旋腕的运动,增加手部和腕部的活动能力。第二个是拔管后至拆线前,首先是术后4到5天可以让患者做肘关节的屈伸运动;5到7天的时候就可以做肩关节的练习,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梳头、洗脸;术后10到14天可以做肩关节外展内收的运动,进行手指爬墙或者画圈的运动,还可以做手臂摇摆运动,用患侧手经头顶可以摸至对侧的耳廓。第三个是拆线后,可以做器械锻炼,术后14到21天可以用肘关节的屈伸器、肩关节的旋转器,还有一个是弹簧拉力器、划船器等;术后21到28天的时候可以使用肩关节的旋转器、划船器,还有一个是负重器进行拉力的训练。锻炼的原则是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反复进行、每天3到4次、每次10到15分钟,锻炼要循序渐进,范围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语音时长 01:23

2019-05-20

52590次收听

02:08
颈椎病的日常保健
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要保持正确体位,避免损伤,颈部要注意保暖和枕头的高度要适宜。一、患者要保持正确体位,躯干挺直,定期改变头颈位,定期远视,调整桌或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二、避免损伤,特别是乘车时要坐稳或站稳,随时注意重心破坏对颈椎造成的损害。三、颈部要注意保暖,冬天要穿高领的衣服或者系围巾,夏天不要用风扇或空调直接吹着颈部。四、枕头的高度要适宜,一拳高,软硬要合适,一般选用荞麦皮的枕芯较好,便于调节高度,枕头应置于颈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以符合颈椎的生理弯曲度。睡眠时不要将手放在头顶,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01:51
脑梗后吞咽困难怎么办
患者在脑梗后出现吞咽困难可以通过鼻饲饮食的方法来保证营养的支持,再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帮助恢复吞咽功能。脑梗后如果出现吞咽困难,会由于缺乏营养导致低蛋白血症和伤口愈合较差等情况的发生。脑梗在治疗上要保证营养,可以通过鼻饲饮食的方法来保证营养的支持。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够服从指示,全身症状比较稳定,可以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首先按摩面颊部、上下唇,可以使用棉花棒或牙刷诱发舌部的动作,使用压舌板在舌面上进行压迫、滑动诱发嘴唇的动作;同时可以让患者练习吹哨子、吹泡泡,做颈部的旋转、侧屈活动,鼓励患者做鬼脸、鼓腮、微笑等表情动作,这些练习同时可以治疗面瘫。
02:15
肩周炎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造成的慢性疾病,原因有外伤所致和不明原因所致,外伤导致的肩周炎,治疗手段以理疗和手法为主,较为常见的“五十肩”,其治疗方法以减少肩关节活动和给予止痛药物为主,中医方面有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