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8-09-2061641次播放

视频内容:

绝大部分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没有任何的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患者都是因为在进行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自己患有胆囊息肉。

在少数的情况下,有一些患者,是因为出现其他的腹部的不适,在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胆囊里面有息肉。也有少数的情况,有些胆囊息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患者出现胆囊息肉的位置,比较特殊,胆囊息肉长在靠近胆囊管的位置。在胆囊进行收缩的时候,息肉就会有可能恰好把胆囊管堵住。在这个时候,患者就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的感觉。或者就是患者的息肉数量特别多,从而影响了胆囊正常的收缩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隐隐约约的不适感。但是,绝大多数胆囊息肉的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能被治愈吗
胆囊息肉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假如伴有结石时,会有可能出现胆绞痛。但是有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只有在健康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那么胆囊息肉能被治愈吗?
胆囊息肉可诱发癌变
胆囊息肉男性多于女性,不仅危害率高,癌变的几率也很大。胆囊息肉仅40%的患者在发病前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症状。
慢性胆囊息肉能不能完全治愈
慢性胆囊息肉可以完全治愈吗?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胆囊息肉治愈要多久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为辅。这种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那么胆囊息肉治愈需要多长时间?治疗胆囊息肉什么时期最好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介绍。
慢性胆囊息肉能治愈吗
胆囊息肉这疾病,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不讲究个人的饮食习惯,经常暴饮暴食,这种疾病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导致癌变,有些人怕这种疾病不能治愈,那么慢性胆囊息肉能治愈吗?
怎么确定胆囊息肉的分期
胆囊息肉没有严格分级或分期,西医角度来讲,通过所长部位、形态、血流等,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若息肉比较靠近胆囊颈部,靠近胆囊管开口,偶尔形成胆囊管梗阻,如同结石样卡在开口部位诱发疼痛,此时往往需通过手术治疗。二、若息肉长得比较大,接近一厘米,或近段时间长速比较快,如几个月内迅速从3毫米长到9毫米,说明长比较快。若超过一厘米,胆囊息肉就进入到可能癌变的到时期,此时要积极治疗。若息肉出现宽基底,即胆囊壁局部有所增厚,或息肉B超上看有异常血流,这种情况下靠近癌前病变,要积极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05-15

61020次收听

胆囊息肉治疗方法是什么
胆囊息肉,首先要鉴别是真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有无继发症状,以及潜在的是否有癌变的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判断它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胆囊息肉是临床肝胆外科,最常见的门诊碰到的胆囊疾病。很多人是在查体发现做B超,B超大夫汇报胆囊里面,有一个多大的息肉。首先要看息肉,一般在分类上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腺瘤性息肉叫真性息肉,息肉是有种局部的细胞成分的。所以息肉要看大小,一般来说,超过一公分以上的息肉癌变的几率会明显增加。临床上真正超过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考虑手术切除治疗。还有一种息肉是一种炎性胆固醇结晶形成的一种胆固醇性息肉。它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成分,只是一些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的黏膜上。所以将来往下发展,并不会有癌变的风险,只是可能形成进一步的胆囊结石,胆囊胆固醇性的结石。所以处理不是说非得要超过一公分,就需要手术治疗的,而是要随同它的变化,看有无引起进一步的症状。这时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比如溶石利胆一些药物,对于一些早期的胆囊胆固醇沉积,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逆转。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18

58978次收听

胆囊息肉吃药可以消除吗
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对药物治疗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有极少数的胆固醇性的息肉,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溶解胆固醇增加胆汁当中胆汁酸盐的比例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息肉缩小,甚至有可能让其消失,那么,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来讲,如果息肉大小比较稳定。通过定期检查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无需药物治疗,只是在饮食当中和生活习惯,要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一日三餐定时,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这样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药物治疗对其没有任何作用,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及生长速度,内部是否有血流基底是否宽,是否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一旦具有上述特征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21

59917次收听

03:09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最常见的胆固醇性质的息肉,另外一类是腺瘤性质的息肉。胆固醇性质的息肉和人体胆固醇代谢和胆囊的功能密切相关,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增加时,胆固醇会从胆汁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上,就形成了最常见到的胆固醇性质的息肉。随着胆固醇结晶的不断增加并积累,息肉就会越来越大。腺瘤性质的息肉是由于胆囊上皮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但是这种增生是良性的。胆固醇息肉和胆囊腺瘤性息肉有的时候可以合并存在成为混合性息肉。不管是哪一种性质的息肉,都不需要太过紧张,定期复诊,当它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听从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02:57
胆囊息肉不能吃什么
胆囊息肉患者不能够吃什么,第一限制高脂饮食,使我们的血脂降低,从而使胆汁成分中的胆固醇降低。第二避免酗酒,这可以缓解慢性胆囊炎,阻止胆囊息肉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胆囊息肉的形成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根据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找出胆囊息肉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胆囊息肉的形成可能跟人们的高脂饮食有关,胆固醇性质的息肉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增加以及比例的升高,导致胆固醇在胆囊壁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另外一类息肉是胆囊腺瘤性的息肉,它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这类息肉与慢性胆囊炎有关,而慢性胆囊炎又与长期饮酒密切相关。
02:38
胆囊息肉治疗
胆囊息肉,首先要鉴别是真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有无继发症状以及潜在的是否有癌变的风险等一系列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临床上一般会建议超过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考虑手术切除治疗。胆固醇性息肉,它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成分,只是一些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的黏膜上,并不会有癌变的风险,只是可能形成进一步的胆囊结石。这种结石要密切随访,看它有无引起进一步的症状,如果有症状可以通过溶石利胆的药物进行逆转。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胆囊息肉症状是腹部右上角的轻微疼痛,情况严重时可能引起腹部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胆囊息肉通常无症状,常在超声检查或胆囊切除术后可发现。疼痛为间歇性的,当疼痛严重时,通常是胆结石而不是息肉。胆囊也可能引起腹部间歇性或持续性压痛或疼痛。胆囊息肉是从胆囊内层突出的生长物。息肉可以癌变,但很少癌变。大约95%的胆囊息肉是良性的。胆囊息肉的大小可以帮助预测病情。直径小于10毫米的胆囊小息肉不太可能癌变,一般不需治疗。对于这些息肉要检查,寻找可能是癌症迹象的变化。用标准的腹部超声或内镜超声来完成。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胆囊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易癌变或癌变,而直径大于18毫米的胆囊息肉,可能会构成恶性的重大风险。治疗较大的胆囊息肉包括胆囊切除术。如果胆囊息肉并伴有胆结石,无论胆囊息肉的大小也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27

64867次收听

吃什么药治胆囊息肉
如果是因胆囊炎引起的炎性息肉,直径小于一厘米,可以给予保守治疗,用消炎利胆等药物治疗,直到症状消失,然后定期复查。没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每隔3到6个月复查一次。因为胆囊息肉存在癌变风险,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若出现增大或其他恶性病变,及时手术治疗。因为胆囊息肉中潜藏着一部分早期胆囊癌和癌前期病变。胆囊癌预后较差,所以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尚无药物可以根治胆囊息肉。
语音时长 00:58

2019-04-29

60333次收听

01:46
胆囊息肉会复发吗
对于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如果是在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后,很小的息肉消失,患者痊愈,但是在停药以后过一段时间,有可能会出现息肉复发的现象。因为药物会帮助胆汁的代谢,能够使得很小的胆固醇结晶,出现慢慢消退的情况。如果患者停药,病人自身的胆汁代谢,可能就又会恢复到原先的状态。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息肉复发的情况。如果胆囊息肉的患者,是做完手术以后,也就是进行保胆取石的手术治疗,这种息肉,在取出来以后,术后的复发率也是非常高,如果不进行一些药物的配合治疗,来进行干预,患者的胆囊息肉,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所以,患有息肉的病人,一定要在做完手术以后,进行定期的随访,并且,患者一定要做好定期的复查,以免出现复发的情况。
01:29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
患有胆囊息肉一般无表现,多为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少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表现,体检时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临床诊断需借助于如下某项检查:第一,常规超声;第二,内镜超声;第三,CT或MRI;第四,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积极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使结石溶解。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不积极治疗,也可观察疾病动态变化。少数病例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有些可能是早期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