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能补

发布时间:2020-01-1452558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减少可以多服用胶冻类的食物,如猪蹄、阿胶有助于血小板的恢复。

只靠食物促进血小板恢复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需要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使用相关的药物,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包括良性和恶性的情况,以及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还有肿瘤骨髓转移造成血小板减少,或恶性肿瘤放化疗之后的血小板减少。

当血小板降低时,应避免磕碰、用力、减少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为100×10⁹/L以下)的病理状态,可能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血小板低可以适量吃富含铁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氨肽素片、升血小板胶囊、咖啡酸片、利可君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吃哪些升血小板最快
日常饮食和血小板高低之间并没有关联性。血小板降低以后,建议大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确定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医学处理。从饮食上面并不能够很好的补充血小板。中医认为花生衣,也叫花生皮的提取物泡水,可能有一定的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是非常微弱的。对于血小板减少可以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者白细胞介素-11这类药物提升血小板,也可以使用艾曲波帕这些作用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药物,来提升血小板。紧急情况下,比如有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可以通过输入血小板来提升血小板的数目,单纯的通过饮食去提升血小板,是没有很明显的作用的。
语音时长 00:47

2021-12-30

81047次收听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是什么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的时候,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在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临床疾病。所以出现了血小板体积增大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语音时长 00:38

2021-12-30

82100次收听

01:46
血小板低食疗吃什么
血小板减少没有很明确的饮食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就是花生皮这类的物质提取出来后,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提升血小板的可能性较低,升高幅度非常小。血小板低的治疗要根据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若血小板下降不严重,特别是血小板大于50×109/L以上,多数情况不需要紧急治疗,观察就可以。如果有必要提升血小板,有一些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等药物,可以提升血小板。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的提升血小板,可以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方式达到紧急提升的目的。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分为了很多种,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怕冷、头晕等症状,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状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典型的症状就是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出血。
血小板减少有什么症状
血小板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止血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出血是血小板减少常见的表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局限在皮肤和粘膜出血,如皮肤出现出血点,口腔内出现血泡,极少数出现内脏出血,表现为便血、咯血,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外伤或内脏本身出现器质性疾病。脑出血、颅内出血是患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对于血小板减低的病人虽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血肿、关节腔的出血等症状一般是由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时很少出现。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免疫相关的,或者是药物相关的,以及血液学最常见的一些肿瘤,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引起的血小板的减少。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7

56618次收听

血小板较低怎么治疗
血小板降低分为不同的程度,血小板减少是我们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常见的指标内容,血小板减少包括常见免疫性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也包括恶性肿瘤或者放化疗之后血小板的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治疗,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血小板正常的范围是一百五到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当血小板计数是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以下时属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二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则有致命风险。当病人因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的减少,需对血小板的计数连续观察,如果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需及时用药。免疫性血小板减低如ITP,因病人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则不需要保证血小板计数在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以上,保持在四十到五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就相对安全。
语音时长 02:37

2020-02-27

56231次收听

血小板低了应该怎么办
血小板减少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症,那么血小板减少指的是血小板小于正常值的范围,包括必然出现出血的表现。出血常见的就是出血点或是瘀斑,血小板轻度的下降,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病症,血小板减低通常指血小板血常规当中的计数小于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当血小板的值小于五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当血小板的值小于二十乘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将会出现内脏的严重出血。同时血小板减低的治疗需根据病人的整个情况来看。如老年人、三高的病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血小板下降时应及时停服抗凝药物。心脏支架的病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需严格要求血小板的数值范围,当血小板的值下降到5万以下才停用抗凝药。
语音时长 03:02

2020-02-27

64481次收听

02:12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还有一些恶应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02:20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血小板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止血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出血是血小板减少常见的表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局限在皮肤和粘膜出血,如皮肤出现出血点,口腔内出现血泡,极少数出现内脏出血,表现为便血、咯血,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外伤或内脏本身出现器质性疾病。脑出血、颅内出血是患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对于血小板减低的病人虽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血肿、关节腔的出血等症状一般是由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时很少出现。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免疫相关的,或者是药物相关的,以及学也学最常见的一些肿瘤,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引起的血小板的减少。
02:48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零种球蛋白等,或通过输入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首选的药物应该是糖皮质激素,或选择零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当出血时要急需输浓缩血小板。当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低时,当化疗疗程结束之后,应尽快给予病人血小板生成素这类刺激因子,来促进基础细胞的生成,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除了常用的这些药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预防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严重的致命的出血,所以在血小板减少的时候,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避免可能出现的出血,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度过骨髓抑制期。
02:46
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增高是我们血液科常见的一项指标,血小板增高会造成血栓,所以当小板增高时要找到病因。血小板增高的病因有继发的原因,也有原发的原因。继发的原因是炎症,包括肿瘤,身体出现肿瘤的性质疾病时,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增高。常见的肿瘤包括肺癌、胃癌、前列腺癌,这些都可以造成血小板的增高,当然我们血液学的肿瘤也可以引起增高,比如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有原发血小板增多症。针对不同的病因,要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尤其对血小板升高的疾病,还要注意排除,针对血小板增多,还是有可能隐藏了一些疾病,所以我们要密切地去寻找,及时地作出判断。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平均体积低的原因有很多,它不是疾病类型的独立预测因子。若是轻度偏低则可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复查即可;若是重度偏低,则需做自动化分析仪及使用部分手工分类进行观察,分析血小板体积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则需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通常与血小板的增殖速度过快、脾功能亢进、DIC等疾病有关。
血小板低怎么补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低通过食物和药物两方面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