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12-1963203次播放

视频内容: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范围六点一毫摩尔每升,同时又在糖尿病诊断范围七毫摩尔每升以内的状态。

空腹血糖受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经过体检或是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空腹血糖受损往往是因为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引起血糖代谢所导致的,将来发展成为典型的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远远超过正常人。

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合并肥胖、高血压等类似疾病的人群,要及早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于预防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8
二型糖尿病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好了吗
2型糖尿病并不是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可以,因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仅只是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还伴有许多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表现。随疾病进展,在上述多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方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推荐合并多重冠心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恩格列净类治疗,从而可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02:36
二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用什么药好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可以应用恩格列净。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外,还需对其常见的心血管病进行干预,这一类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糖尿病状态下,长期过高的血糖水平易引发血管慢性炎性反应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并且能通过多个通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恩格列净对上述血管因素的良性影响是其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对于临床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经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早期应用恩格列净进行降糖,对患者的长期获益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什么中药可以降血糖
中药是可以有降糖作用的。中成药里边也有一些药物。在中成药里面用于降糖的中成药,主要就是六味地黄丸,还有知柏地黄丸,还有麦味地黄丸。总之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的这种中成药,在临床上,由于二型糖尿病用的比较多。还有一些有名的方剂,像我们说的白虎汤,也就是说有知母、石膏、甘草、粳米。这种白虎汤,虽然没有一个现成的中成药,但这时候方剂也是临床上用于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症状非常明显的时候,比如三多一少的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患者口干渴比较多,食欲旺盛,喝水比较多,尿比较多,身体的消瘦,三多一少的时候,白虎汤用的比较多。在中药的草药饮片当中,也有一些药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这种药物主要是分布在益气健脾和养阴补肾的这样一些药物当中。常用的补气的健脾的药物,像黄芪、党参、山药,具有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脾气不足,身体上比较虚弱。临床上就是容易疲劳,形体可能消瘦或者是肥胖,食欲不振;患者容易感冒,感冒以后也不容易好;大便长期的不成形,一天2~3次不等,或者是下肢有轻度的水肿。这种脾气不足型的糖尿病,那么黄芪、党参、山药,降糖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另外一些像养阴补肾的这种药物,它也有降糖作用,常用的像枸杞子、地骨皮、黄精,这类的药物降血糖作用比较明显,主要是用于肾阴不足的情况,出现了血糖升高、皮肤干燥瘙痒、眼睛发干、头晕耳鸣等等这种阴虚的二型糖尿病,药物降糖效果非常好。
语音时长 02:22

2021-07-09

122943次收听

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鉴别,1型糖尿病它多数是以青少年发病为主,发病年龄的高峰在12-14岁左右,一般小于30岁,起病方式多较急,易并发酮症酸中毒。由于病人体内绝对缺乏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一般没有效果,所以这种病人必须要用胰岛素治疗才能够产生降糖的效果。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且β细胞功能逐渐地降低等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他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它的发病年龄多数是中年以后,一般大于40岁,起病方式隐匿,大多数患者肥胖,口服降糖药有效果。在他的生病过程当中,有时候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但是多数可以用口服降糖药也能够获得控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0672次收听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语音时长 01:24

2021-04-19

76102次收听

2型糖尿病人日常的护理措施
2型糖尿病患者朋友们要想有效的去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2型糖尿病的发现和治疗是很重要的,再者我们还需要选择一种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来帮助患者朋友更好的治疗,2型糖尿病人日常如何护理呢?
2型糖尿病需要多长时间能治愈好
2型糖尿病需要多久能治愈好,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它是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2型糖尿病是种难缠的疾病,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再加上平时的护理到位,身体肯定要恢复快的多,那到底2型糖尿病能治愈吗?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
2型糖尿病怎么才可以治好吗
2型糖尿病怎样治疗效果最好,要怎么才能治好呢?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有多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所谓的对症下药这才有效果,这样病人才有希望治好,那么下面来看你下2型糖尿病怎么才能治好呢?
什么样的人易得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现在对人们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得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多,随着糖尿病在现在的生活不断泛滥,很多人害怕自己会不会的了2型糖尿病。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易得2型糖尿病呢?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有五点:第一,1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是是40岁往上的中老年人。第二,1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肥胖或者没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口渴这些血糖升高的情况出现。第三,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身材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身体肥胖、超重。第四,1型糖尿病发病急,血糖增高快,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尿酮;2型糖尿病发病缓慢,血糖会缓慢增加。第五,1型糖尿病的治疗以敏感素为主;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双胍类、糖尿类(磺脲类)的药物,目的是起到刺激胰腺,促进分泌胰岛素。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14

62431次收听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比如有酮症酸中毒、昏迷、感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等。一、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感染。二、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2、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3、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4、眼的其他改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5、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末梢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糖尿病足。
语音时长 02:26

2019-12-30

58139次收听

03:00
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二型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长期的代谢性疾病。对于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代谢病手术的治疗可以达到血糖完全的缓解,国内把BMI大于28以上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手术的人群,但代谢病手术是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诊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临床的明显的缓解,如果没有进行生活方式的长期的良好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管理,血糖依然会升高。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
2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往往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是否存在着糖尿病症状来决定。同时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的血糖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而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疗法,治疗药物有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等。也可以考虑应用饮食疗法来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
01:51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临床上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90%以上,以成人为主,与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并不是胰岛素减少,而是胰岛素利用率不够,甚至有时候伴有胰岛素抵抗,所以治疗手段也不相同,需要患者去医院做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