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中风前兆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9-12-2558550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脑中风前兆,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先兆表现,症状可以反复地发作,一周可以发作几次或几个月发作一次,但是这些情况,往往都是中风的先兆,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有30%以上的患者,最终会出现中风。建议患者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请医生详细的查找病因。患者可以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强化他汀类药物,也就是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相关药物口服。

积极控制好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良好状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有氧运动,要保持乐观,保证足够睡眠,不要熬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0
脑中风前兆及应急措施是什么
脑中风病发前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头痛、头晕、恶心、视物不清,或者出现一过性黑蒙、手指突然麻木等症状。开始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就可恢复正常,但此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明确诊断,以便能及时治疗。突发脑中风后,不可随意搬动患者,使患者平躺,若伴有抽搐、恶心、呕吐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如果是老年患者应检查是否配有假牙,需要取出假牙,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抢救。在等待120急救的过程中,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急救药物,如安宫牛黄丸、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研究表明其对脑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清醒,为抢救赢得时间。
脑中风是什么原因
脑中风是中医的说法,在西医上称之为脑血管病,它分为缺血用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我们称之为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而引起的,而出血性中风,我们称之为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降出血,一般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者是动脉瘤破裂以后而导致的。脑中风以后患者出现了一些症状,比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都是脑卒中的相关症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进行病因的查找,首先要进行投入CT来区分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进行初步诊断了以后,要进行相关的治疗。对于急性期的缺血性脑中风,我们需要采取溶栓治疗,可以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药丸及治疗应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当有手术指征时,也就是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都是手术指征,需要及时进行血肿清除术,或者是一些血肿抽吸术等等,也挽救患者生命。当没有手术指征时,需要内科保守治疗,应用脱水较浓压药物,脑保护治疗以及应用水质、水电解质平衡质量,脑中风患者一般会有一些后遗症的发生,在病情稳定时我们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自身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配合与康复训练,同时要应用药物把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对于中风以后引起的心理问题,比如中风以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可以配合心理医师应用相关的药物进行相关的疏导,这样才行。脑中风患者要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17

2020-03-20

58836次收听

脑中风前兆
脑中风前兆在医学上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两部分。前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表现为一过性的肢体活动不灵,或者肢体活动障碍,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或者疼痛,或者蚁走感、痒感,有一过性的失语,言语不清,构音障碍,有一过性的视物出现一侧看不见东西的时候,而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出现眩晕视物成双,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所有的症状最多不超过24个小时,一般是在一个小时之内达到完全缓解。但是症状会反复的发作,有时一周会出现几次,而这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如果不进行积极处理的话,有30%以上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发生脑中风。当患者出现了上述情况时,必须要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病史的状态,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以及基础疾病安排一些检查,比如头颅CT、头颅核磁的血管扫描、头颅CT的平扫、CTA的检查,包括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血糖、血脂等相关的检查。当发现引起脑中风的病因以后,积极的进行处理,进行了治疗、进行了干预,尤其是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检查,发现有脑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时,必要时需要进行相关的介入治疗,才能防止脑中风进一步加重。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远离烟酒,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13

2020-03-20

57029次收听

脑中风后遗症要吃哪些药
脑中风后遗症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来稳定病情。脑中风在医学上又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本身就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以及高再发率的疾病,脑中风患者会有百分之85的遗留有或多或少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肢体的活动不灵活,或者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有的患者表现失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答非所问,出现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情况,有的表现为视物模糊、视物发花或者视物成双的现象,严重时会遗留有意识障碍、昏迷的现象。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服用药物以积极预防脑血管病在发为主,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房颤等疾病时,上述的相关药物,可以口服、降压、降糖、降脂以及将同型半胱氨酸等等相关的药物,同时房颤患者要稳定心率,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使房颤转变成窦性心律,都能有效地防止脑卒中的再次发生。脑卒中、后遗症发生以后,除了应用药物,也要加强护理,因为患者行动不便可能会造成比如坠床、出现跌倒、意外走失等,都可能会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关爱患者才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关键。脑中风后遗症如果在发病6个月以内还可以配合与积极的康复训练,有望使脑卒中偏瘫,失语等情况症状减轻,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20

52532次收听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是中医名词,主要是指现代医学当中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坏死性病变,通常急性起病,迅速出现脑部局限性或弥漫性功能丧失的征象。脑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可达到10万分之500,死亡率为10万分之10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以上病人会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脑中风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为明显,75岁以上的发病患者是65岁以上组的五倍。脑中风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因素有关。得了脑中风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的半身出现程度不同的各种障碍,最常见到的是运动障碍,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5783次收听

hcy正常值
hcy正常值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慢性疾病的诊断参考。
03:01
脑中风前兆有哪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两部分。前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表现为一过性的,肢体活动不灵或者肢体活动障碍,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或者疼痛或者蚁走感、痒感,有一过性的失语、言语不清、构音障碍、有一过性的视物,出现一侧看不见东西,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出现眩晕视物成双,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所有症状最多不超过24小时,一般的话在一小时内达到完全缓解。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必须要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及时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病史的状态,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及基础疾病,安排头颅CT、头颅核磁的血管扫描、头颅CT的平扫、CTA的检查,包括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血糖、血脂等相关检查。
03:00
脑中风后遗症怎么治疗
脑中风又称脑血管疾病,本身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再发率高的疾病,有85%的患者,都会或多或少遗留有后遗症。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有的患者会有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失语,构音障碍等情况。对于后遗症的治疗,如果在脑中风发病后半年以内,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要有专门的康复师,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积极进行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同时口服降压、降脂、降糖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一百三,八十以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状态,将血脂控制在正常状态。如果后遗症已经持续两年以上,康复治疗可能意义不大,患者主要治疗是口服药物,同时要加强护理。
03:07
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脑中风在医学上,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有85%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会或多或少的遗留有一些后遗症,如一侧肢体活动不灵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一侧肢体感觉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有的患者会遗留有失语,完全不能说话或表达不清、滔滔不绝、答非所问,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的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看不见东西或成双影,甚至会遗留有意识障碍、出现昏迷、植物状态等后遗症。由于中风后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智能的减退,有的患者会出现坠床、跌倒或者走失等意外情况,加强护理、心理疏导很关键,争取将后遗症减小到最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03:04
脑中风后遗症要吃什么药
脑中风后遗症需要服用药物以积极预防脑血管病再发为主,可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脑中风患者85%遗留有或多或少的后遗症。严重时会遗留有意识障碍、昏迷的现象。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房颤等疾病时,积极应用上述相关药物,同时房颤患者要稳定心率,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使房颤转变成窦性心律,能有效防止脑卒中再次发生。另外。患者行动不便可能会造成比如坠床,出现跌倒或者意外走失等情况,都可能会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所以加强护理,关爱患者,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关键。
脑中风的前兆是什么
当患者出现脑中风以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出现瘫痪等情况。而出现脑中风的前兆是有眩晕感,并且会感觉到身体当中的局部出现麻木的状态。而且在说话的时候吐字不清以及嗜睡,都是脑中风的前兆,切勿轻视。
什么是脑中风
一般脑中风是会造成患者脑部细胞的死亡,人们患上脑中风之后,发病的时候会比较急,发作起来影响也会比较大,病情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死亡,就算发现及时,治疗也及时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患者终身残疾的情况。另外,还会出现行走障碍和语言表达不清等症状。
脑中风有哪些危险因素
脑中风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糖高、房颤,长期的不活动、久坐,高盐饮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脑中风又叫脑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的脑血管壁的病变造成,如出血性或者缺血性的脑血管病。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高血压是中风的很重要危险因素;其次像血脂高、血糖高、糖尿病,还有房颤,是心房纤颤的患者,还有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他的危险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像年龄、家族史、种族。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等;饮食也是一样,高盐饮食也会引起高血压,高血压以后会引起脑中风;还有长期的不活动、长期的久坐,也会出现问题;还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出现血症的时候,也会引起脑中风的风险增加。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21

63433次收听

夏天谨防脑中风
有些人认为,冷天儿才发生脑中风,热天儿没事。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夏季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不可麻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能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为什么气温高也会发生脑中风呢?
脑中风离你有多远
脑中风不但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敌,而且目前也趋于年轻化,一旦发作,轻则致瘫,重可致死,它不但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而且病死率也高,其致残性所带来的自身和家人护理上的痛苦,也是使人谈“风”而色变,故又有“一旦中风,全家发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