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1758153次播放

视频内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进行局部按摩,选择合适的体位,注意控制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眼部病变,在眼部护理方面有多种方法,比如早期病变出现眼睛干涩、视力疲劳、眼底少许出血点等,此时可以埋耳豆进行局部按摩。

如果眼底水肿、出血加重,甚至进入玻璃体,应该精心护理,建议患者采用半卧位或头高位,让出血往下沉,如此可以帮助患者的视力恢复好一些。

如果病情发展到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同时视网膜要打油打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要从体位入手,比如俯卧位、趴着或者低头,其原则与普通出血完全不一样。

除了日常体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0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长期积累高血糖介导的进行性眼病,因高血糖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视网膜病变及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早期可无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力逐渐下降,严重可致盲。糖尿病眼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同时要控制血糖,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及进展。因为血糖的波动和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此外,还要坚持合理膳食,限盐、控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还要适量运动,糖尿病眼病患者不适合从事高强度或者剧烈的运动、负氧运动、例如举重、潜水、头低于腰的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糖而引起的微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它对工作的影响巨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的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暗影飘动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首先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病变,通过眼底相检查,就可以发现视网膜的病变,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功能、黄斑水肿等病变,荧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指导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地进行眼科检查,不要等视力下降以后才就诊。对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以后,可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0-04-03

58290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高危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时高血压和高血脂。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病变是可防可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而导致微血管异常在眼底的并发症。我国是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92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可以造成视功能的不可逆的损伤。临床发现,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糖尿病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很高。且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也较快,同时高血压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1:20

2020-04-03

49049次收听

02: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方法
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相检查、OCT检查、荧光造影检查可以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糖而引起的微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暗影飘动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首先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病变,通过眼底相检查就可以发现视网膜的病变,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功能、黄斑水肿等病变,荧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指导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出现视网膜病变以后,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有关于饮食禁忌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治疗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糖尿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饮食调控,对于糖尿病,“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非常重要。饮食调控:第一,要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单次进食量;第二,可以少食多餐;第三,饮食要清淡;第四,以少糖低脂饮食为主;第五,进食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有一些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等常规营养饮食,是医生所推崇的。
02:4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特别强调预防为主。一旦患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甚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患者都可能失明。因此一旦患有糖尿病,就要积极地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这是关键的一点。还有就是要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要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就要积极地预防糖尿病,积极地控制血糖,积极地治疗糖尿病。还有就是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底的检查。一旦发现人体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地干预和治疗。
糖尿病白内障怎么治疗
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引起眼底血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会因为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糖尿病白内障治疗要控制血糖,可以进行药物缓解,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7

59705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眼部的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有眼底出血微血管瘤,慢慢发展为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在此阶段可以行控制血糖缓解病情的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必要时可行激光,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积血,此时患者可有眼前黑影遮挡感如积血量较小的话。患者只可发现眼前有点片状黑影飘动,如积血量增大,患者可出片状的黑影遮挡以及局部视野受损,如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纤维增殖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伴有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后,易出现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此时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眼胀眼疼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07

57694次收听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系统疾病。这也就能够导致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所有器官的一种统治性及影响性。在出现糖尿病眼底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在早期的时候是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那么在中晚期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视网膜脱落或者是新生性青光眼的这种情况出现。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疾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治疗进行诊断,糖尿病眼疾包括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此外,糖尿病患者眼部疾病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当儿童因为糖尿病而出现视网膜病变现象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慌张,只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但最终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周期往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目前针对儿童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科疾病,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药物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疗法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话,则可以考虑手术疗法。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视网膜病变算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又因为该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失明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及早的治疗。目前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中医疗法和西医西药疗法了,如果病人所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来达到根治的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为烦燥、皮肤瘙痒,多饮多食、小便多等,同时伴有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早期如并发有黄斑水肿,视力会严重下降,每年应到眼科或内分泌科进行筛查,四年左右做一次造影,才能有效防治损害视功能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
语音时长 04:00

2018-06-13

62849次收听

02: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怎样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使中药治疗,比如芪明颗粒,和血明目片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患病四年左右的时间到眼科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需要结合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要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