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61954次浏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等症状。

1、控制血糖

严格管理血糖是治疗的基础,需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和降糖药物维持糖化血红蛋白在目标范围内。持续高血糖会加重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加速病变进展。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配合医生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的用量。同时需控制血压和血脂,减少全身血管并发症风险。

2、激光治疗

针对增殖期病变或黄斑水肿,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或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局灶性激光用于治疗局部微动脉瘤,全视网膜光凝则适用于广泛缺血区域。激光治疗可能引起暂时性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但能有效降低严重视力丧失概率。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3、玻璃体切除术

当出现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晚期并发症时,需通过手术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并修复视网膜。术中可能联合眼内激光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抗炎,并避免提重物或揉眼。该手术对严重增殖性病变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但存在白内障加重等风险。

4、抗VEGF治疗

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轻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每月注射一次,连续3-6次后根据疗效调整周期。治疗期间需监测眼压,警惕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该疗法对非增殖期病变的视力提升效果较好,常与激光联合应用。

5、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炎症反应明显的顽固性黄斑水肿,可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植入剂缓释抗炎成分。激素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但可能引发青光眼或白内障。需每3-6个月评估疗效,配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使用。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需及时转换抗VEGF治疗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可干预的病变阶段。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网膜。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补充叶黄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运动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冲击项目,避免屏气用力动作。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的发作,会导致人们的眼部视力受到较大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种疾病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相关的检查。建议患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定期对眼部做检查,并且控制好体内的三高水平,同时要多给身体补充维生素。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戒烟工作。
糖尿病白内障怎么治疗
糖尿病白内障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白内障可能与长期高血糖、晶状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延缓白内障进展的基础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定期眼科检查、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遗传因素、病程较长等原因引起。1、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
02:27
糖尿病引起视力下降服药可以缓解吗
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下降通常是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眼底微血管损伤,导致血管渗漏、出血或闭塞而引发的,还会出现眼睛疲劳、眼部干燥等症状,正确服药是可以缓解症状的,如选择指南推荐的糖网治疗用药通络明目胶囊。从中医理论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引发的视网膜病变与身体的代谢紊乱有关。当身体的“五行”失去平衡时,对应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可能出现功能紊乱,就会导致体内阴液不足,导致津液、水液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络明目胶囊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的作用,通过改善微循环、调节身体的代谢、减少炎症和自由基伤害等来缓解眼底的微血管紧绷、渗漏,以及修复血-视网膜屏障等问题,从而保护视网膜功能,改善视力下降、视物昏花、眼睛干涩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规范治疗血糖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通络明目胶囊,能够改善患者的视觉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效防治眼底病变。此外,患者平时应避免长时间用眼,每用眼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外出时戴太阳镜防紫外线;还应严格监测血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重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主要有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突然失明等。糖尿病眼底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表现,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引起。1、视力模糊视力模糊是糖尿病眼底病早期常见症状,主...
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治疗效果与病变分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及时干预密切相关。早期发现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
02:00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长期积累高血糖介导的进行性眼病,因高血糖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视网膜病变及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早期可无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力逐渐下降,严重可致盲。糖尿病眼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同时要控制血糖,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及进展。因为血糖的波动和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此外,还要坚持合理膳食,限盐、控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还要适量运动,糖尿病眼病患者不适合从事高强度或者剧烈的运动、负氧运动、例如举重、潜水、头低于腰的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糖而引起的微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它对工作的影响巨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的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暗影飘动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首先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病变,通过眼底相检查,就可以发现视网膜的病变,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功能、黄斑水肿等病变,荧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指导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地进行眼科检查,不要等视力下降以后才就诊。对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出现视网膜病变以后,可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20-04-03

58290次收听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分为6期,1、2期有可能只有点状或片状出血,3期比较严重,456期属于增值期。中华医学会也制定了我们国内与国外接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一共分六期:第一期主要眼底的微血管瘤,小的出血点。第二期有一些片状的出血更明显一些。第三期也是叫重度非增殖期,这个时候除了一、二期的表现以外,有421的原则,具体分析如下:1、4就是每一个象限的出血点,要多于20个点,2、2至少有两个象限,有血管的、串珠样的改变,血管不规则,3、1是有一个微血管的障碍,微血管的异常。这是非增值期一、二、三期。第四期就出现新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第五期会出现不利出血,纤维增殖。第六期会出现视网膜脱离。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有关于饮食禁忌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辅助治疗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糖尿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相关饮食调控,对于糖尿病,“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非常重要。饮食调控:第一,要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单次进食量;第二,可以少食多餐;第三,饮食要清淡;第四,以少糖低脂饮食为主;第五,进食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有一些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等常规营养饮食,是医生所推崇的。
03: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副作用
激光打得过度,有可能导致视网膜穿孔、视网膜出血,甚至有可能引起视网膜收缩、牵引,而导致视网膜的撕裂等。激光治疗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指南的一个共同推崇的治疗措施。简单讲,激光就是一个“火”,把视网膜进行烧灼,烧灼以后,视网膜功能受损,但是这种功能受损有利于对眼底的保护。打了激光以后,视野受到影响,视野缩小。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的治疗,疗效是肯定的。对于激光的并发症,有些是可以预防或者避免的,有些就是伴随着这种激光治疗的本身而产生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及严重程度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非增值型又分为三期。早期为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1期为点状出血微血管瘤;2期为黄白色硬性渗出;3期为软性渗出,增值型可分为4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及玻璃体积血5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膜,6期眼底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膜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增殖期。增殖其出现新生血管时,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于玻璃体出血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伴有纤维增殖及牵拉可造成视网膜的脱离,增殖造成的并发症较为严重,所以患者检查发现眼底疾病时必需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0-01-07

66986次收听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先做血糖水平、血脂大生化、尿微量蛋白等基础检查,来判断整体血糖水平;同时在练习灯下检查是否有白内障、玻璃体浑浊、黄斑水肿等;进一步通过光学断层扫描、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来判断疾病发展阶段,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13

59182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病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就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而引起的,是糖尿病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数据表明,十年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达到50%。十年以上的患者达到70%以上。想要有效控制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需要在内分泌科和眼科共同治疗。
语音时长 01:20

2018-06-13

66913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时怎么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使中药治疗,比如芪明颗粒,和血明目片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患病四年左右的时间到眼科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需要结合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要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
语音时长 01:32

2018-06-13

56303次收听